返回列表
重要资讯

出生28天的毛毛,心脏上有10毫米的“洞”!亚心医院专家超微创“补心”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吕惠 宋蒙

体重3.8公斤、出生仅28天的宝宝,心脏上有个10毫米的“洞”,需尽快手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专家团队在宝宝腋下切了个2厘米的小口,超微创地“补心”成功,刷新了该院实施该手术的最小年龄纪录。据悉,宝宝术后6小时拔管,目前已康复出院。

金晶主任(中)、李晓勇主任(左)为嘉嘉实施手术

2025年8月27日,嘉嘉(化名)出生在湖北十堰,一家人欢喜不已。可十多天后,夫妻俩发现不对劲:宝宝的呼吸节奏很快,尤其是吃奶后要喘上好一会儿。在当地检查时,医生发现嘉嘉的心脏上有一个10毫米的“洞”,这是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若不尽早手术,心脏负荷会越来越大,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嘉嘉出生第16天时,爸爸抱着他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此时嘉嘉已出现反复心衰、肺炎等症状。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带着嘉嘉一步步闯过喂养关,各项指标也趋于稳定。下一步,就要面临更为艰难的手术关。

考虑到嘉嘉出生还不到一个月,体重轻、房缺大,医生在娇弱的心脏上手术,如同在豆腐上绣花,每一步操作都要格外小心,难度非常大。最终,专家团队决定进行腋下小切口的“超微创”手术。

9月24日,在嘉嘉出生的第28天,该院心外科专家金晶、李晓勇联手为宝宝手术。术中,专家先在宝宝右腋窝处开了一个2厘米长的切口,从肋间进胸后,借助设备将切口撑开至硬币大小。也就是在这样的极限空间下,团队为宝宝修补好了心脏上的“洞”。术后6小时,嘉嘉顺利拔管,近日已康复出院。

嘉嘉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一天天长大
儿童重症监护室宋艳清主任为嘉嘉做检查

据了解,这种全新的手术方式颠覆了传统开胸手术,既不会破坏胸廓结构,同时伤口隐蔽,患儿恢复也快,目前已成为该院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术式,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以及简单的法洛四联症,其中嘉嘉是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患儿。

嘉嘉一家与医护人员合影

“2厘米已经是目前腋下小切口手术的极限,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累积,未来手术切口有望更小,且扩展到更低龄、更低体重、更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中,让更多患儿享受到微创技术带来的福祉。”该院心外科专家李晓勇表示。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