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帕拉小说 > 其他类型 > 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

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

玉熙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玉熙在花园里边走边想事,风吹来,一股沁人的香味扑面而来。墨菊知道玉熙心情不佳,就想说些让她宽心的话,笑着说道:“姑娘,这园子里种的金桂开花晚,不过香味特别浓郁,小半个园子都是桂花的香味。”玉熙听着墨菊的话径直走到桂花树下,抬头望着高大粗壮的桂花树。她脑海不由又想起当日逃难时为了安全,她抹了一种发出腥臭味的草在身上。也正是因为这种腥臭味才让众人对她退避三尺,从而保全了她,一个想法油然在玉熙脑海之中升起。宋先生只用三天时间就将《千字文》讲完,然后两天讲《女戒》,之后又开始讲《女论语》。这些书玉熙在前几天都预习过了,所以也不费劲。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玉婧竟然开始发愤图强了。上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听讲,课业也按时完成,就连课文跟解析也都背...

主角:玉熙庄子   更新:2024-12-29 11: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玉熙在花园里边走边想事,风吹来,一股沁人的香味扑面而来。墨菊知道玉熙心情不佳,就想说些让她宽心的话,笑着说道:“姑娘,这园子里种的金桂开花晚,不过香味特别浓郁,小半个园子都是桂花的香味。”玉熙听着墨菊的话径直走到桂花树下,抬头望着高大粗壮的桂花树。她脑海不由又想起当日逃难时为了安全,她抹了一种发出腥臭味的草在身上。也正是因为这种腥臭味才让众人对她退避三尺,从而保全了她,一个想法油然在玉熙脑海之中升起。宋先生只用三天时间就将《千字文》讲完,然后两天讲《女戒》,之后又开始讲《女论语》。这些书玉熙在前几天都预习过了,所以也不费劲。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玉婧竟然开始发愤图强了。上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听讲,课业也按时完成,就连课文跟解析也都背...

《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精彩片段


玉熙在花园里边走边想事,风吹来,一股沁人的香味扑面而来。

墨菊知道玉熙心情不佳,就想说些让她宽心的话,笑着说道:“姑娘,这园子里种的金桂开花晚,不过香味特别浓郁,小半个园子都是桂花的香味。”

玉熙听着墨菊的话径直走到桂花树下,抬头望着高大粗壮的桂花树。她脑海不由又想起当日逃难时为了安全,她抹了一种发出腥臭味的草在身上。也正是因为这种腥臭味才让众人对她退避三尺,从而保全了她,一个想法油然在玉熙脑海之中升起。

宋先生只用三天时间就将《千字文》讲完,然后两天讲《女戒》,之后又开始讲《女论语》。

这些书玉熙在前几天都预习过了,所以也不费劲。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玉婧竟然开始发愤图强了。上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听讲,课业也按时完成,就连课文跟解析也都背得很不错。玉熙并不比玉婧的表现差,只是玉婧进步太大,相比之下玉熙就逊色了。

玉婧满脸笑容地说道:“四妹妹,还要好好努力呀!”

玉熙转过头,不理会玉婧的讥讽。她对玉婧的性子很清楚,并不是一个能吃得了苦的人,一下转变这么大其中必有猫腻。

墨菊真想喷玉婧一脸,也不看看自己几岁她家姑娘又是几岁,竟然还有脸来讥讽她家姑娘。回去的路上,墨菊愤愤不平地说道:“二姑娘不过是这两日没挨打,前些日子她可没少被先生打手心。竟然还好意思来讥讽姑娘你。”老实人也有火气。

玉熙丫头说道:“确实是我没做好,还得努力。”

墨菊都想哭了:“姑娘,你已经很努力了,再努力我怕你身体吃不消姑娘。姑娘,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呀!”这两天她家姑娘每天子时才睡,卯时初就起来了,人都瘦了一大圈,刚养回来的肉又没了,她瞧着就心疼。

玉熙笑道:“我不会本末倒置。”学东西固然重要,但再重要也重要不过身体,身体垮了什么都是枉然。

接下来的几天,玉婧一直想将玉熙压下去,甚至还主动挑衅玉熙。可惜,玉熙压根就不理会她,由着她一个人唱独角戏。

玉婧气得牙根痒痒。

墨桃捧来一套葱绿色的衣裳给玉熙换。

穿的时候才发现衣服大了,玉熙脱下了衣服说道:“拿去改一下。”

重新坐回梳妆台前,望着镜子了的自己,玉熙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这几个月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又消失不见了。

玉熙换上一套桃红色的衣裳,带着墨菊去了玉兰苑。

墨桃却是愁眉苦脸地跟申妈妈说道:“妈妈,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呀?姑娘的身体吃不消。”新衣服都是一个月前做的,如今全都不能穿了。衣服现在不能穿还能改,可她担心姑娘身体吃不住。

申妈妈也没办法,姑娘若不这么拼就赶不上进程:“我会让厨房多做一些好吃的。”餐桌上丰盛,姑娘也能多吃一些东西。能吃,有体力也不会被打垮。

墨桃很是着急,可她也没有办法解决这问题。

玉婧看到一脸菜色的玉熙,笑着说道:“四妹妹,今日书背得怎么样?”玉婧自认为将玉熙压制下去后,就得意非常。

玉熙看着仍然神采飞扬的玉婧,面无表情地说道:“都背下了。”

玉婧笑得很得意:“小心待会回答不好,又要挨先生的批了。”说完,也不理会玉熙,径直进了玉兰苑。

墨菊气得脸都红了。

玉熙倒是没生气,跟玉婧生气,犯不着。

玉辰却是很不赞同地看了玉婧一眼,玉熙的表现并不比她差,不过是被先生表扬了两次,就得意成这样?能有什么出息。

玉熙看到发到手上的《论语》。玉熙倒没什么反感的,只是想着学了孔子的《论语》,也就意味着要学《大学》、《中庸》、《孟子》,这让以为快要解脱的玉熙有种想哭的感觉。

玉婧当堂站起来,问道:“先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论语》?”

宋先生面无表情地说道:“怎么了?你不想学?”

玉婧确实不想学,因为她觉得学这个没有用。学这个还不若学琴棋书画这类对名声有好处的东西:“先生,《论语》是科考的书,我们学了又没有用。”玉婧就差说学这个是浪费时间了。

宋先生不喜欢玉婧,不过她还不至于跟一个女学生过不去,她问了玉婧:“那你说说,你跟我念书,是为的什么?”

玉婧想学的是琴棋书画这类东西,想博个才女的名头,以后好嫁入高门,只是这话却不能说:“跟先生读书,自然是为了学东西。”

宋先生没再理会玉婧,而是转头问了玉辰:“三姑娘,你来说说读书是为了什么?”

玉辰思索了一下后说道:“读书是为了明理知事。”

玉熙对这话呲之以鼻。江鸿锦的胞妹,她上辈子的小姑子江绮在京城也还有才女之称,可私底下却尖酸刻薄狠辣阴毒,跟明理知事完全搭不上边。

宋先生点头道:“三姑娘说得很好,读书就是为了明理知事。读了书将来看事也能看得长远。”

玉婧撇撇嘴,只是她现在也没胆反驳宋先生的话。

下课以后,丁婆子不满地说道:“先生,这二姑娘太放肆了。”这样的人一定要个理由将她逐出去。

宋先生笑道:“姑娘家谁都有脾气的。”

丁婆子却是有些奇怪:“之前二姑娘表现得那般差,如今表现得却很不错,先生,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呀?”

宋先生没有多想,只道:“大姑娘这是开窍了。”

丁婆子却有些怀疑,只是没有证据,贸然说这话到时候得罪了主家就不好了。她家主子只是一个教书先生,虽然名声大,但也不能为了这点小事得罪国公府。

玉熙手里捧着《论语》,想着还有那么一堆怎么都学不完的东西她就觉得未来一片黑暗。玉熙看着自己的小身板,她都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墨菊见玉熙愁眉苦脸,小声问道:“姑娘,是不是宋先生批评你了?”玉婧表现好了,对比之下玉熙表现就没那么如意了。

玉熙摇头道:“没有,只是有些累。”

墨菊再心疼自家姑娘,也不敢说让玉熙不要学这话。要不然让申妈妈知道了她得脱层皮。

玉熙走到岔口,直接去了正院。不过她在正院也没呆多久,实在是她时间太紧凑,如今的玉熙恨不能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

出正院,正巧碰到了玉如。玉如关切地说道:“四妹妹,你瘦了这么多,可得当心身体呀!”

玉熙笑着叫道:“我知道的,谢谢大姐关心。”瞧着玉如的气色就知道恢复得差不多了。

走开以后,墨菊小声问道:“姑娘,大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呀??”墨菊老实,但不蠢,她能感觉到大姑娘这话不是什么好话。

玉熙轻笑道:“大姐这是关心我。”是不是真的关心,有待商榷。

墨菊越想越觉得大姑娘的话不对味:“姑娘,我怎么感觉大姑娘这是在咒你你生病呢?”这话的语气可不就好像是希望她家姑娘与她一样,生病了就不用去学习了。墨菊以前觉得玉如温婉可亲,如今瞧着却觉得大姑娘分外假。

玉熙轻轻一笑。有时候她都在想是不是国公府里所有的灵气都跑到玉辰一个人身上。要不然为什么国公府的几个姑娘玉辰能成为宠冠后宫的皇后,另外几个却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就她重活了一辈子,也没聪明到哪里去。

回到正院,玉熙开始背书。这也是玉熙总结出来的学习法子,先将课文背熟,然后做课业的时候就不用看书,速度快了许多。

玉熙如今唯一觉得庆幸的是,这辈子的记忆能力比上辈子的好。要不然她早撑不住了:“子曰,学而死习之,不亦说乎……”一遍背书一遍在脑海里将字体全都复述出来,这样能加深记忆。

用过晚膳,玉熙在消食时问了跟在她身边的申妈妈:“你是从哪里听说只要熬过了前半个月,之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申妈妈回答道:“外面都是这么说的。”

玉熙无奈摇摇头,是她自己想多了。不过真的前面半个月是在考验学生的毅力,但以宋先生的性子,就算过了半个月,以后也不可能轻松。咳,不知道这种水深火热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劲头。玉熙不是想打退堂鼓,而是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快承受不住了。

申妈妈以为玉熙受不住想要退出,忙说道:“姑娘,再苦再难,姑娘也得撑住呀!”玉熙现在的表现已经让申妈妈不再奢望宋先生会收她为学生了,她只希望玉熙能撑完前面几个月。

玉熙笑着下,除非宋先生赶她走,她自己是绝对不会主动退出的。这段时间虽然非常辛苦,但她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是课本上有的。只是,她现在担心一件事:“放心,我不会半途而废。只是我最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我担心再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

申妈妈吓了一大跳,不过她瞧着玉熙气色也不差,稍稍放心了一些:“姑娘别担心,请个大夫过来给姑娘好好看看。”

玉熙特意跟申妈妈说这事,就是为了让老夫人知道,从而好请个大夫帮她调理一下身体。


两人谈完话已经到了午膳的时间了。玉熙每日膳食都是三菜一汤,今天饿不例外,分别是清蒸鲈鱼、翡翠虾仁、脆皮炸豆腐跟酸菜排骨苦笋煲,另还有两样小菜。

玉熙现在胃口很好,吃了一碗饭,桌子上的菜也被扫了一半。用完膳后又喝了一杯豆浆,豆浆里加了蜂蜜。可惜没有条件,要有条件她肯定也跟玉辰一样,每日都喝羊乳。

休息了一下,玉熙就去睡午觉。等屋子里没人,玉熙才睁开眼睛望着床顶上的花纹想着刚才的事。她不知道申妈妈的话是不是老夫人授意的,但想让她尊敬大伯母一般尊敬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说上辈子老夫人对她冷冷淡淡,就说她出天花时老夫人将给她治病她的大夫要走任她自生自灭,这事就斩断了祖孙的情份。

玉熙不清楚老夫人为什么突然对她好,但她却很清楚老夫人这么做绝对是有目的的。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现在脱离不了国公府,只能按照申妈妈所说的,低头。

自此,玉熙每日都是先去给老夫人请安,然后才去给秋氏请安。不过态度泾渭分明,她在上房的时候恭敬有余亲切不足,在正院时就会努力想法子逗乐秋氏。

申妈妈担心过犹不及,想着这事慢慢来,着急了会适得其反。

这日玉熙去给秋氏请安的时候,又看到了怜姨娘。怜姨娘穿了桃红色织锦杭绸对襟夏衫,腰系淡紫凤尾裙,头插掐丝珐琅鱼形流苏步摇,全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动人的韵味。

秋氏见玉熙来了,笑着跟怜姨娘说道:“你的心我知道,下去吧!”这些年虽然丈夫宠爱妾室,但这样一个明理的婆婆,秋氏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福份的。也是存了这份感激的心这些年婆媳相处得非常融洽。不过后来因为玉熙的事让她对老夫人心存忌惮。

这次老夫人赏下怜姨娘,开始也让秋氏担心了半天,倒不是怕怜姨娘争夺宠爱什么的,如今她的关注点这在儿子跟府邸里的内务上,对丈夫多个女人什么的根本就不在意。她只担心婆婆是否对她不满,不过见到怜姨娘虽然得国公爷宠爱,但却规规矩矩,不像容姨娘那般侍宠生骄,她的顾虑也就打消了。

秋氏不在意,可容姨娘却是心生惶恐。以前她受了一点点委屈国公爷都会为她出头,如今她都被软禁在怡然院这么长时间,国公非但没争取到让她解除软禁,反而只到怡然院两回。容姨娘不比秋氏,秋氏是正室夫人,又有儿子,没有国公爷她也一样过得很好,可容姨娘一生的荣辱全都寄希望于国公爷身上。一旦失去了国公爷的宠爱,她就得跌入泥潭。

容姨娘听到国公爷去了怜姨娘的院子,脸都扭曲了:“你说什么?老爷又去了那贱人的屋子里?”

小娟怯怯地说道:“是。”这一个多月,国公爷大半时间都是宿在怜姨娘的院子里。她怕等自家主子出了院,外面已经变天了。

容姨娘恨不能一口咬死怜姨娘,只是她现在软禁在怡然院见不到国公爷,再多的想法再多的手段也用不上。

天气炎热,玉熙闷得很,嘀咕着:“要是下一场雨就好了。”

话刚落,外面一道一道白光闪过,好像剑客挥舞出的利剑。没一会轰隆轰隆的雷声惊天阵地。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纷纷落下来了。

墨菊笑着道:“姑娘的话真灵验。”

玉熙莞尔一笑:“不过是凑巧而已。”

夏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刻钟不到雨就停了。雨后的天,特别的蓝,空气也特别的清新。

玉熙从屋子里出来,下了雨,凉快许多。

申妈妈这个时候从外面回来,给玉熙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姑娘,老夫人已经给几位姑娘请了先生。”

玉熙想起一件事,若是她没记错这次请的应该是宋先生。宋先生名叫宋明月,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自由聪慧,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当年有京城第一才女之称。及笄后嫁于忠勇侯府的二爷吕宋,后宋家出事,传闻吕家想要让她病故了。最后不知道她使了什么手段,与吕宋和离。

和离后宋明月拿出嫁妆帮宋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后来自梳了头发做起了给京中名门闺秀启蒙的活计。因为她当姑娘时名声响亮,也有不少的人富贵人家请她。

玉熙问道:“请的是哪位先生?”

申妈妈笑着说道:“姑娘,这次请的是宋先生。宋先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姑娘只要学到一星半点就能受用一辈子。”

玉熙犹豫地说道:“妈妈,听说宋先生教学相当严苛,我怕到时候受不了!”宋先生名气很大,但是她那严苛到近乎变态的教学方式也一样有名。据说没几个人能从她手下撑过来。当然,能撑过去的最后都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

申妈妈一顿,说道:“姑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姑娘能熬过去,将来婚配也容易许多。”

想请宋先生的人很多,不过就算再有权势,达不到她的要求她也会撂挑子的。其中外面所知的就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她不管如何教孩子东家不得干涉;第二条就是教满三个月,若没有一个让她满意的学生她也不会再继续教。就这两条不知道难住了多少人。不过达到宋先生要求的姑娘后来名声都很响亮,而且都嫁得很好。这也是为什么宋先生教学非常严苛,但仍然受权贵人家欢迎。

玉熙一脸地纠结:“你让我再想想。”

等申妈妈出去以后,玉熙卸下伪装,露出志在必得的神情。不用申妈妈说,她也一定要跟着宋先生学习的。就如申妈妈所说,跟着宋先生学习,能受用一辈子。

玉熙特意在屋子里滞留了半天,让申妈妈以为她在纠结。一直等到傍晚用膳的时候她才出来,然后直接去上房找了老夫人。

玉熙也没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祖母,听说我们府邸要请宋先生,祖母,我也想跟着一起学习。”

韩老夫人皱了一下眉头,这次请宋先生她还真没将玉熙给算进去。也不是她对玉熙有偏见什么的,而是玉熙太小了:“宋先生教学很严格,你年岁小受不住。你还小,再过两年启蒙也不迟。”

玉熙说道:“祖母,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拖三位姐姐的后腿。”

韩老夫人还是没答应。

玉熙跪在地上,说道:“祖母,你让我与姐姐一起跟宋先生学习吧!祖母,玉熙求求你了。”

韩老夫人的心腹罗妈妈笑着说道:“难得四姑娘这么有上进心,老夫人就成全了四姑娘吧!”都跪下来相求了,要是老夫人还不答应就显得有些过了。

韩老夫人皱着眉头,最后还是说道:“宋先生要求很严格,就算我答应,若是宋先生不同意也是枉然。”

玉熙立即说道:“祖母,我一定会求得宋先生答应的。”

韩老夫人等玉熙离开以后,说道:“这丫头如今确实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老夫人以前不喜欢玉熙,一来是因为她不喜宁氏,进而也不喜玉熙,另外一方面是玉熙总一脸郁色,好似被人虐待了似的,她看了膈应得厉害。不过自病好以后,这丫头脸上的郁色倒是消散了。韩老夫人觉得可能是经历了生死,所以心胸也放宽了。

罗妈妈笑着拍了老夫人的马屁:“这也是老夫人教导的好。自从申妈妈去了蔷薇院,姑娘行事越来越有章法了。”以前四姑娘对老夫人很是忌讳,现在日日过来请安,而且会陪着老夫人说两句话。虽然不能跟三姑娘比,但已经好了许多。

韩老夫人眯了眼,没再说什么了。

秋氏知道玉熙求了韩老夫人要跟玉如她们一起学习,说道:“宋先生教学特别严厉,若是没达到她的要求就得打手板心,你不怕?”

玉熙表示自己不怕。

秋氏正色道:“你可得想好了。一旦跟宋先生学习,再苦再累也不能半途而废,要不然对你名声有损。姑娘的名声不好,以后婚嫁就困难了。”当然,秋氏是吓唬玉熙就算玉熙不能坚持,可她年岁摆在哪里,坚持不了也没人说什么的。主要是宋先生的教学方式太变态了,扛不住的人大有所在,不缺玉熙一个。

玉熙一脸坚定地说道:“伯母放心,我不会半途而废的。”

秋氏摸了一下玉熙的头,眼中有些欣慰。玉熙这段时间不论刮风下雨都过来给她请安,还陪着她说说话,很是贴心:“既然你有这个心,伯母会让宋先生答应收下你的。”说完,秋氏吩咐了柳银去库房取了一整套的文房用具。

对于先生的到来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玉熙跟玉如都很希望跟这个名闻京城的人学习,玉辰则是稳坐钓鱼台。因为她很清楚,老夫人完全是为了她才花费那么大力气请的宋先生。至于说会不会被宋先生看上,那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四个姑娘,只玉婧则是听到宋先生会打手板心打起了退堂鼓:“姨娘,那个宋先生会打人,我不想去。”容姨娘在伺候国公爷之前大字不识一个,不过自从跟了国公爷,她不仅认字了还能做两首歪诗。玉婧四岁开始跟容易认字,如今也认了不少的字了。

容姨娘平日对玉婧百依百顺,可这事却由不得玉婧:“你必须去,而且要好好学让宋先生收你为学生,这样你才能嫁入高门,不用跟娘一样事事矮人一头。”

玉婧最后还是屈服在于嫁入高门四个字上。


红珊是知道玉熙跟容姨娘之前有恩怨的,看到玉熙没将容姨娘放在心上的样子,心里有些奇怪:“姑娘,我听说容姨娘求了国公爷,想放了二姑娘出来。”

玉熙并不为所动,说道:“祖母不会答应的?”以老夫人的性子,不可能出尔反尔的,因为这会折损她的威信。

红珊点头说道:“老夫人没答应,说必须关满半年才成。不过就怕老夫人被国公爷说动了。”

有事不能说,一说就来事。

当天傍晚时分,容姨娘就发动了。玉熙听了这个消息,神色有些古怪:“要生了?”

申妈妈说道:“嗯,一般生儿子都会提前,生女儿的话都会往后延几天的。”这意思是容姨娘这胎是个儿子了。

玉熙哦了一声就没下文。

申妈妈看不出玉熙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敢多话。

紫堇已经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玉熙看着紫堇写的名字,点头夸赞道:“写得很好。”

紫堇有些羞怯:“没姑娘写得好。”她这狗爬似的字都没脸见人。

玉熙笑道:“刚学写字都这样,慢慢就好了。没什么事,你去寻墨菊吧!”紫堇这丫鬟虽然有些腼腆,但跟墨菊关系却不错,这么短的时间两人就处得跟姐妹似的。这也让她很好地融入到蔷薇院。

玉熙看着紫堇欢快地走出去,忍不住一笑。她其实知道读书认字对紫堇来说是很痛苦的事,这让玉熙忍不住想起二哥韩建业了。想到这里,玉熙浮现出一个念头,若是能让二哥指导紫堇武艺,紫堇习了武,她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远在山上的韩建业打了一个喷嚏:“也不知道是谁在想我?”

韩建业的师兄林风远笑着道:“估计是你娘想你了?这下个月就中秋节了,想来师父会放我们几天假,到时候就能回去了。”他也能回府看姨娘。

韩建业倒是很想下山了,天天关在山上,也很闷呢!

晚上,玉熙做完功课,到点就睡觉了。上床的时候,见红珊还在小眼瞄她,问道:“怎么了?”

红珊说道:“容姨娘还没生。”

玉熙失笑:“容姨娘生没生与你有什么干系?睡觉吧,明日还得早起呢!”她明日一大早还得爬起来背书呢!

容姨娘虽然与她有仇,她也很想报仇,但别说她没这个能力在容姨娘生孩子的时候做手脚,哪怕有这个能力,她也不会做。容姨娘是该死,但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又与她没仇,她不会去犯这种罪孽的。

红珊吹了灯,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与在外面等候的申妈妈说道:“姑娘睡下了。”

玉熙其实并没有睡下,她在想事,想玉婧的事。上辈子玉婧一直顺风顺水一直到出嫁。可现在却被关到佛堂去了。被关在屋子里三天都难受,更不要说是关在佛堂。因为她,很多事都改变了。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到第二天中午,玉熙下课孩子还没生下来。红珊说道:“姑娘,孩子还没生下来,府邸里的人说容姨娘难产。”

玉熙哦了一声,又没下文了。

时分,容姨娘还是没将孩子生下来。稳婆从产房走出来,问了秋氏:“夫人,保大还是保小?”

秋氏本来想开口说保大,可李妈妈的速度比她快,忙说道:“夫人,这事还得让老夫人跟国公爷做主。”国公爷白天有事出去了,不过老夫人却是在家的。

秋氏一下醒悟过来,忙让李妈妈亲自过去问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的答案很明确,保小。

玉熙正提着笔,蘸满了墨汁,提了手在墙上写字。每次玉熙要练字的时候,地上都要铺了毯子。要不然,地上就会一团黑。

红珊轻手轻脚走进来,等玉熙写完一个大字,低头蘸墨时,她才开口说道:“姑娘,容姨娘生了,是个儿子。国公爷非常高兴,给孩子取名叫超哥儿。”

玉熙听到这名字面色很古怪,超哥儿?这是打算要超越谁?要超越世子大哥还是二哥呢?玉熙莞尔一笑,也不知道容姨娘是怎么想的,这孩子刚出生,就得罪一大片人了:“孩子怎么样?”

红珊摇头说道:“姑娘,九少爷身体不好。”

玉熙听了这话也不奇怪,虽然这个孩子是足月,但容易娘怀孕时出了两次事,虽然最后有惊无险的,但对孩子是有损害的。

超哥儿身体不好,喝不下奶,一喝就吐,大夫是进进出出,都不停歇的,怡然院折腾的是人仰马翻。

超哥儿身体不好,洗三礼也没有大办。不过在这一日,玉婧终于给放了出来。

红珊说道:“姑娘,是容姨娘求得国公爷,说今日是超哥儿的好日子,怎么也该让玉婧见一见弟弟,国公爷觉得在理就答应了。吩咐了人将二姑娘放了出来。”

玉熙好笑道:“国公爷这是将老夫人的话当耳边风呢!”

红珊不敢接这话,主子之间的事,她可不敢议论,她只负责将这些事告诉玉熙。红珊说了一个让玉熙感兴趣的话题:“姑娘,我哥说包子铺的生意现在越来越红火了,杂货铺的生意也很不错。”杂货铺的糕点跟糖果等各类的小吃食味道好,价钱也不贵,非常受那一带的人欢迎。

玉熙嗯了一声,她之所以会同意开杂货铺,并不仅仅是方妈妈描绘的美好前景,而是她预先知道了几种新鲜的吃食。只要她让人研制出来,到时候就能赚上一大笔。有钱好办事,钱谁都不愁多。

玉熙说道:“我倒是想寻个机会去庄子上看看。”包子铺跟杂货铺她都没管,都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弄。赚了她多些花用,赔了也赔不了多少。

红珊笑着说道:“夫人不是说了,等天气变凉一些就让人送姑娘去庄子上看看。”说起来也是遗憾,她知道这消息知道得太晚了,要不然,她能推荐她小哥帮着姑娘管杂货铺了。

玉熙笑了下。

玉婧被放出来的第二天,就来了蔷薇院。墨菊一脸紧张地走进来说道:“姑娘,二姑娘来了。”

玉熙笑着站起来说道:“二姐又不是老虎,至于让你这么害怕吗?”当初被玉婧推倒在地那是她没防备,如今玉婧想要再伤她,可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等见到玉婧的时候,玉熙也吓了一大跳。玉婧以前红润的小脸消灾瘦得都没二两肉了,而且也没有倨傲的神色了。以前骄傲得跟只孔雀似的,现在却是低头跟她道歉。

玉熙暗暗敬佩老夫人的手段,没想到这才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将玉婧给扭转过来。玉熙当下招呼了玉婧坐下,然后笑着回道:“二姐,当初的事都过去了,我早忘记了。”

玉熙陪着玉婧说了小半天话,才送了玉婧出门。

到了蔷薇院的门口,玉婧一脸诚意地说道:“四妹妹,有时间到我的院子里来玩。”

玉熙并没应这话,说道:“这些日子都很忙,没有时间四处走动。”

玉婧脸上的笑意一下凝固了,这个死丫头是在炫耀,炫耀她能跟宋先生学习。不过玉婧还记得当下的处境,没敢由着性子来,压制心头的怒火说道:“那等四妹妹你有时间再来了。”

玉熙将玉婧的变化看在眼底,还以为真转性了,原来不过是伪装:“嗯,有时间一定去看二姐。”

云起伺候了玉婧这么多年是最清楚她的性子,见到玉婧手上的青筋都起来了,竹萱忍不住叫了一声:“姑娘……”

玉婧咬着牙说道:“我没事。”为了不再被关起来,她必须忍。谁都指靠不上,哪怕姨娘也指靠不上,她能指靠的只有自己。

一行人离去以后,红珊说道:“姑娘,二姑娘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如今的二姑娘真的是脱胎换骨了。

玉熙不在意地说道:“究竟有没有变很快就知道了。”玉婧现在不过是学会了伪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伪装的东西迟早还得被拆穿了的。

不过玉婧的改变也让玉熙有了警觉。先是方妈妈,如今是玉婧,她身边的人跟事因为她都有了变化。就在玉熙暗暗告诫自己必须谨慎时,她听说超哥儿发烧了。

红珊说道:“姑娘,九少爷是吹了风才发烧的。”九少爷本就身体弱,如今小名完全是在用药在吊着。如今又发烧,估计是挨不过去了。

一直到晚上超哥儿还没有退烧,白大夫看了以后说道:“准备后事吧!”孩子早夭的大夫见得多了,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触。

容姨娘再听到白大夫的话立即晕过去了。等醒来,知道自己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儿子没了,当下吐了一口血,又晕过去了。

玉熙得了消息,神色没任何的变化。

红珊看玉熙的样子,心里摸不着底:“姑娘,容姨娘本就是高龄产子,万分危险,如今在月子之中又悲痛过度,伤了根本。容姨娘以后怕是会病痛缠身。”这是红珊听那些经验老道的妈妈说的。

玉熙淡淡地说道:“欠下的债是要还的。”容姨娘害的人可不仅仅是她,当初她大伯的那几个妾室的死,还有那几个妾室落下的胎,都与容姨娘脱不了干系。

红珊打了个冷颤,不敢再说话了。

超哥儿是早夭,早夭的孩子不仅没有葬礼,连祖坟都不能进,只得一个薄薄的小棺木装了,送到外面葬了。

容姨娘知道自己的儿子葬礼这么寒酸,哭了半天,甚至还求了秋氏请几个和尚给她儿子念经超度。秋氏没落井下石,也没阻了她,随着容姨娘折腾去。


上院的正屋,弥漫着檀香的香味。

老夫人靠在半旧的青锻靠枕,说了蹲着给她捶腿的玉辰:“你这孩子,那双面绣有多珍贵你自己不知道?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就送给了四丫头呢?”老夫人没有生玉辰的气,她就觉得玉熙眼皮子太浅,看到好东西就想据为己有。

玉辰笑着解释道:“祖母是没见着,四妹妹看那绣品的眼神,好像那是绝世珍宝似的。我也是见她真心喜爱才送她的。”那副双面绣虽然珍贵,但也不是绝无仅有。

老夫人摇头道:“这次就算了,不过以后可不能再将你娘留给你的东西随便送人了。”

玉辰笑着点头:“我知道了。”

老夫人发了话,玉熙自然不会再上赶着去老夫人哪里自讨没趣,不过她也没闲着,每日一大早就去给秋氏请安,回来以后就跟墨菊学做绣活。

墨菊开始教的自然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分线,比如针法。教了没多会,墨菊就知道她家姑娘对刺绣很有天份,因为这些东西玉熙一学就会了。

秋氏知道这事以后,笑着问玉熙:“四丫头,伯母听说你开始学绣活了?”

玉熙将她给秋氏做的抹额拿出来,“大伯母,这是我做的,做得不好,希望大伯母不要嫌弃。”

玉熙已经感觉到秋氏对她的态度跟上辈子不一样。上辈子虽然对她很照顾,但好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现在对她却更为关心了。玉熙知道是她这段时间日日坚持来请安的结果。

秋氏接过抹额一看,有些不相信地问道:“这是你绣的?”不怪秋氏诧异,这抹额上的花纹有些凌乱,但这针线却很细密,绝对不可能是一个才学半个月的人绣得出来。

墨菊在旁解释道:“不敢欺瞒夫人,这抹额确实是姑娘绣的。我们没有帮忙。”

玉熙红着脸道:“大伯母,等再过一段时间,我一定会绣得更好的。”玉熙故意将花纹绣得乱七八糟的。事得一步一步来,她现在的的学习进程已经很快了,若是再快就超出了正常范围,她可不想被人当妖孽。

秋氏听了这话,再不怀疑了,笑着道:“这抹额很好,伯母很喜欢。”难得这个孩子总想着她,不过该提醒的该是得提醒:“等你的绣活做得更好了,也得给老夫人做一条。”

玉熙本来脸上带着笑,听了这话,眼中闪现过黯然,低着头说道:“我怕祖母不要。”心里再不以为然,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

秋氏顿了一下,说道:“老夫人怎么会不要?那是你的一片孝心,老夫人收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玉熙勉强点了一下头。

这时候,汪妈妈走上前,在秋氏耳边嘀咕了两句。秋氏笑着跟玉熙说道:“明天府里要进一批人,你也过来挑几个中意的。”国公府用的丫鬟婆子基本上都是家生子,很少从外面买。

玉熙点头道:“好。”上辈子少的几个丫鬟都是直接送到蔷薇院,现在能自己挑选,这就是差别。

回到蔷薇院,玉熙就将方妈妈说了这件事,然后问道:“方妈,还是什么都没查到吗?”

方妈妈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姑娘,墨云跟墨香两家都没异样。”墨菊跟墨桃是夫人买来的人,卖身契在姑娘手上,若是姑娘有个三长两短她们将来也没保证,所以害姑娘的概率是最小的。墨云跟墨香是家生子,谋害姑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玉熙也没有失望,毕竟她在青竹小筑住了一个多月,那么长的时间足够让幕后主使将尾巴扫干净了。

方妈妈说道:“姑娘,墨云一直在伺候她娘,要不干脆趁这个机会放她出去!”虽然没有证据,但既然有嫌疑,放出去就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玉熙摇头说道:“现在不宜放她出去。”墨云家里现在困难,她当主子的不帮衬一把还要将人放出去,对墨云家不亚于雪上加霜。虽然道理上没错,但会让下面的寒心,这对她来说很不利。

方妈妈想了一下,觉得玉熙担心的也对。

玉熙说道:“方妈,让人给墨香与墨云两家各送十两银子过去!”墨香没了,她这个主子总得表示一下。至于墨云,她娘生病,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可惜她手头上钱没多少,没办法再多给了。

方妈妈有些为难道:“姑娘,我们只剩二十多两银子了。”玉熙除了每个月六两月例再没其他收入,这六两银子得打赏下人,平日还要买些零碎的东西。就这二十多两银子还是方妈妈好不容易存到的。

玉熙摇头说道:“再艰难,这银子还是要赏下去的。”

玉熙的母亲宁氏虽然是庶女,也是嫁过来做填房,但到底是嫁到国公府,宁家当时为了颜面也给了她不少的陪嫁。只是后来宁家出了事,宁氏为了救娘家的人,变卖嫁妆上下打点。可惜,嫁妆倒腾光了也没救下一个宁家的人。也因为她挺着大肚子四处奔走,生产的时候难产了,生下玉熙就撒手西去了。

方妈妈心里堵得慌。她当时就劝了夫人不能将嫁妆全都拿出去,总得给肚子里的孩子留一些,可夫人不听劝。国公府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拿不出来钱来打赏,总被人低看。

玉熙问道:“妈妈,过年时祖母跟大伯母给的那些金银裸子,寻个机会都换成碎银跟铜钱吧!”

方妈妈有些不大愿意:“姑娘,这东西以后用得着。”以后姑娘出门应酬没钱打赏,到时候肯定会被人非议。背一个抠门的名头,将来说亲也难。

玉熙笑道:“银钱的事,总归是有办法的,不用着急。”

自病好以后,方妈妈觉得她家姑娘就越来越有主意。不过玉熙一直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她也没反驳过。

玉熙很满意方妈妈的态度:“明日妈妈跟我一起去,定得挑几个好的丫鬟。”上辈子那边送过来的丫鬟,她用得都不合心意。

第二天,玉熙在去正院的路上碰到了容姨娘跟二姑娘玉婧。。

容姨娘生得妩媚至极,抬眸看人时满眼都是风情。这也不怪三十岁的人还能牢牢勾住国公爷。

玉婧今日穿的是一身鹅黄色的衣裙,头上戴着赤金宝石发钗,脖子上戴着赤金璎珞项圈,项圈中间那颗红宝石闪瞎人眼,真正的富贵逼人。玉婧长相也很出众,尖尖的脸蛋,双眉修长。不过眼中带着三分倨傲三分凶狠,一看就知道不是好相与的人。

容姨娘望着玉熙,眼神闪了闪,说道:“没想到四姑娘病好了,仿若换了一个人似的。”玉熙以前瘦得跟根竹竿似的,跟人说话也是低着头,一副没自信畏畏缩缩小家子样。如今胖了也白了,气色又极好,行事也不再畏畏缩缩,可不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玉熙轻笑道:“都是我娘在天上保佑着我。”

容姨娘笑得很动人:“听说四姑娘开始学做针线活,若是四姑娘不嫌弃可到我怡然院来。”容姨娘的针线活做得极好,连国公府的绣娘都比不上。

玉熙两字回应容姨娘:“不用。”

玉婧脸色不善,瞪了玉熙一眼:“我姨娘是看得上你才让你到怡然院,你以为我们真稀罕。”

玉熙扫了玉婧一眼,很不给面子地说道:“其实我也不稀罕。”她再不聪明也知道不能当墙头草,容姨娘跟大伯母是死对头,她既然是大伯母这边就不能跟容姨娘有瓜葛。所以她一向对容姨娘的示好避而远之。不过现在她怀疑对自己下毒手的是容姨娘,也就不留情面。

玉婧大怒,就要冲上前教训玉熙。

容姨娘眼疾手快,抓住玉婧,笑着跟玉熙道:“既然四姑娘看不上,那就算了。”

玉熙盯着容姨娘,说道:“是看不上。”别说她自己针线活做得很好,就算做得不好,她也不会去跟一个姨娘学,没得自降身份。

容姨娘面上的笑容裂开了,她没想到玉熙说话变得这么不留情面。不过等她看到玉熙那幽深得见不到底的眼神心头一跳,好在容姨娘心里素质过硬,并没有流露出异样。

错开一段距离后,方妈妈小声说道:“姑娘何苦得罪她呢!不愿跟她学,拒了就是。”容姨娘虽然只是一个姨娘,但深得国公爷的宠爱,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事跟容姨娘结仇。

玉熙面无表情地说道:“妈妈,你觉得我莫名其妙出天花这事,谁最有可能是幕后主使?”

方妈妈面色大变:“姑娘的意思是?不可能,姑娘跟她无冤无仇,她怎么会对姑娘下这样的毒手。”方妈妈觉得玉熙想太多了。

玉熙说道:“方妈,当年二哥出事时大伯母正病着。若当时二哥没了,大伯母怕也性命难保。”本就在生病了,再遭受这么大的打击,很可能会出事。

玉熙也是后来才知道她二堂哥当年差点你溺水而亡不是意外,是容姨娘下的毒手,所以才怀疑容姨娘。她想肯定是因为她娘坏了容姨娘的事,所以容姨娘要报复。她娘没了,容姨娘就报复她。

方妈妈脸色一片青。


丁婆子送走了玉熙,回转身,忍不住问道:“先生为什么会答应四姑娘呢?”就算旁听,以先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不会真不管四姑娘的,而多教一个孩子得多花许多的精力。

宋先生走到窗前,透过窗户看着玉熙的背影,缓缓地说道:“就算我不收下她,她也会求了国公夫人给她另请先生的。四姑娘,不是一个轻易会妥协的人。”

丁婆子越发不明白了:“四姑娘想另请先生,那就另请好了。”这之前又没碰到过这样的事。

宋先生摇头说道:“丁妈妈,天赋好的人很多,但能屈能伸、懂得取舍又有毅力跟恒心人却很稀少,而四姑娘恰巧就是这类人。这类人,只要给她机会,必定不会居于人下。”

丁婆子听了这话算是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就算没有三姑娘的求情,先生也会让四姑娘旁听了。”

宋先生摇头道:“不会。”她之前是有些动心,但为了玉辰考虑,她还是放弃了。可是等她见玉熙竟然请了玉辰来求情,而不是请韩老夫人跟国公夫人,她才改变主意的。从这事可以看出来,四姑娘其实很聪明,她知道怎么做才最有益处。这样的人,谁也不知道她将来会有什么造化。

丁婆子有些迷糊了。

宋先生也没有多做解释,只道:“以后你会明白的。”五岁的孩子没人教导就有这样的谋算,她答应,不过是想结一份善缘。

蔷薇院的丫鬟知道玉熙成为旁听生,神色都很奇怪,最后还是墨菊鼓起勇气问道:“姑娘,旁听生是什么意思?”

玉熙笑道:“就是陪读的意思。”

墨菊的脸色不大好看了。三姑娘跟她家姑娘都是二房的嫡出姑娘,现在她家姑娘要去给三姑娘当陪读,太掉份了:“姑娘,要不咱还是憋去了。”以后出门都得矮人一头。

玉熙知道墨菊所想,没有多说什么。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被人笑话两句又不会少块肉。

相对墨菊的担忧,申妈妈知道这事却很高兴。就算没被生收为入室弟子,但是得了这个名头也是好听的。

韩老夫人的态度非常直接,让人赏了玉熙不少的好东西。

秋氏则是搂着玉熙乐呵呵地说道:“得了这个机会,以后可要好好学习。”哪怕只是陪读,得了这个名头,以后挑选的范围就能更广一些了。

玉熙却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一个陪读的,也不是正式入门的学生,当不得伯母这么说。而且,要不是三姐姐帮着说情,先生也不会答应。”玉熙心里不觉得陪读丢份,但面上却不好表现出来。

秋氏笑着道:“这京城谁不知道宋先生眼界极高,若是你不符合她的意,就是有玉辰帮着求情,宋先生也不会答应的。玉熙,不要妄自菲薄。不说学习的事,就单说你的针线活,我可以保证,你的针线活在同龄人中绝对没人比得上的。”说完,摸着玉熙的头说道:“玉熙,不要跟你三姐姐比。玉辰的天赋,别说京城就是全天下也没多少人比得上的了。”

秋氏觉得,玉辰天赋好是好,但她这个小叔怕心里呕出血来了。女儿这般优秀,可几个儿子却没一个聪慧伶俐的。

玉熙笑道:“我听伯母您的。”跟玉辰比,那纯粹是找虐。要比,将来就跟外面的同龄人比。

秋氏很欣慰地点头,笑着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三姑娘昨日就开始搬东西了,今天下午应该能搬完。这次老夫人已经说了,要在汀云阁砌个小厨房。我想你的蔷薇院离大厨房也远,冬天取用饭菜也不方便,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也在院子里砌个小厨房。”一般姑娘都不会有自己的小厨房,也是因为老夫人特别宠爱玉辰才破例的。正好玉熙可以借玉辰的东风。玉熙与玉辰身份没差多少,给玉熙弄个小厨房老夫人也不好说什么。若是错过这次的机会,下次再想弄小厨房就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玉熙眼睛一亮,能有小厨房自己好了。不过她的眼神很快黯淡下去,低声说道:“伯母,祖母会答应吗?”有小厨房自然好呀,平日想吃什么都可以做,非常方便。大厨房那边想吃什么还得额外给那些厨娘什么的好处费。

秋氏笑着道:“玉辰的小厨房不走公帐,走的是私帐。只要你的小厨房也走私帐,老夫人没理由不答应的。”

玉熙高兴地说道:“谢谢伯母。”有了自己的小厨房,以后她要学做菜也方便。

秋氏摸了一下玉熙的头,柔声说道:“谢什么谢,不过是件小事。”

玉熙却不觉得只该坦然受了,说道:“伯母,在国公府也只有伯母才会样样事为我着想了。”

秋氏轻轻地拍着了一下玉熙的后背,说道:“以后呀,不要再说谢不谢的话了,显得多生份呀!”秋氏已经将玉熙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看待了,自然样样为她想着。

玉熙抱着秋氏,偎依在她怀里,低声说道:“好。”

因为小厨房的花销得自己掏,玉熙觉得现在的收入虽然足以支撑小厨房的开支,但手底没钱,她不安心。

所以,搁置已久,制作药膏的事就提上了日程了。珍珠粉在之前她已经从秋氏手里弄到了两包,如今只需要熬制就成了。

熬制药膏,虽然量少,但想要瞒住众人也是不可能的。玉熙干脆将这件事告诉了申妈妈跟墨菊几个信得过的丫鬟,当然,她说的是熬制面膏,而不是去疤的药膏。

面膏,听其名就知道是涂脸的东西。

申妈妈忙说道:“姑娘,这面膏可不能随便用。而且你年纪还小,皮肤娇嫩,不需要用到这些东西。”这面膏是涂在脸上的,姑娘家这脸是何其重要,哪里能随随便便涂一种不知道什么万一的面膏。万一有个什么差池,一辈子也毁了。

玉熙笑着说道:“我是从书上看到有这么一个方子,觉得有趣,所以想要试一试。妈妈放心,就算熬制出来,我也不会自己用。”

申妈妈很是怀疑地问道:“姑娘从哪里看到的方子?”

玉熙说道:“书上,去书院买的书。”顿了一下,看着申妈妈说道:“这只是一件小事,希望申妈妈不要告诉别人。”

申妈妈知道玉熙主意正,既然说了表示她就是劝说也无用。虽然这事她觉得玉熙有些胡闹,但也没有觉得这是多大的事,主要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自己做面膏胭脂或者调香料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她也有要求:“姑娘可得跟老奴保证,药膏就算熬制出来也不能涂在脸上。”

玉熙笑道:“妈妈放心,我不会用的。”

玉熙熬制药膏的时候,没有假手于人,而是自己做的。然后将熬制好的药膏导入器皿里,放到暗房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