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心道:
两个邓范,其中一个便是以后的邓艾,阿斗所言那个偷渡阴平,灭我炎汉之人。
既没请来孔明,先将他纳入自己阵营也好。
那么问题来了:
改变邓艾成长轨迹,少了些磨砺和苦难,会不会使他泯然众人。
刘备是这样想的:
泯然就泯然呗,毕竟对我炎汉来说少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运气好,还能比以前那个邓艾更加优秀,成我炎汉肱股良臣。
这笔买卖,怎么做都不亏。
刘备主意已定,与简雍驾车来到邓庄,有两个孩子已在驿馆相侯。
简雍简单介绍了一下:“主公,这两个孩子都是邓庄的,同名同姓,还是同族。”
刘备抬眼看去。
其中一个少年十岁上下,方头阔脸,身着短褐长裤,在平民中穿着属于比较体面的那种。
他人长的很壮实,以为刘备大人选拔人才,颇为期待。
他见到刘备貌似一点也不怕,一抱拳:“小民邓范见过刘皇叔!”
另一个大概还不到十岁,也许到了,但因为缺乏营养,可能比同龄人更瘦弱些。
他上身穿一肚兜,下身穿一短裤,裤子上全是补丁。
拎着个小皮鞭,拖着要过河的鼻涕,光着两个脏兮兮的小脚,委屈的拼成一个内八。
“小……小可参……见……见……刘皇……叔。”
你瞧,还是个结巴。
但刘备一眼便看出,这结巴男孩的不凡之处。
第一个男孩乃故意显出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眼神里却藏不住紧张与怯意。
第二个孩子,虽然瘦弱结巴,却非紧张造成,他眼神毫无怯意,是真的是不屑于掩饰自己的寒碜。
“你也叫邓范?”
那孩子吸溜一下鼻涕:“小……小可原也叫邓范,但与族兄同名,兄……兄长不许我……跟他同名,便被母亲改名邓……邓艾……”
刘备心头一喜,阿斗说的没错,果然是这小子。
他看了两个小儿一会,微微歪头小声问简雍:“宪和,你觉得此二子,将来谁更能有出息些?”
简雍看看两人,示意壮实那个:“肯定是这个啊!那个话都说不利索。”
刘备笑了笑:“只是表相。”
“哦,主公有何见解?”
刘备笑了笑,他还想考验一下,便掏出一大袋铜钱,放在桌上。
这些钱差不多是穷苦人家的半年开销。
“本县欲在邓庄画一地图,须得山路水路崖道谷口竭尽详尽,你二人便给我画来,先回画完者,这些钱便是谁的。”
叫邓范的壮实男孩生怕落后,赶紧告辞,跑去画图去了。
邓艾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刘备问其为何不去,邓艾自信答道:“我……我常在邓庄之周放……放牛,爬……爬山过溪。邓庄……之图,小……小可已牢记于……于心,可在此画之……”
“哦?”刘备笑道:“你且画来!”
他让邓艾画来,却未许他笔墨,等他讨要。
刘备乃想以此观其待人接物,处理问题,来判断此人心性和能力。
却见邓艾也不要,便从裤裆里掏出一截碳棒,于泥墙画之。
刘备简雍对视一眼,皆凑上前去。
只见他先于墙上画一个不规则图形,然后在各个角落详细绘制。
刘备看了一会,偏头小声对简雍道:“命人取邓庄军防图来。”
简雍道了一声:“遵命。”
退下安排去了。
不多时,简雍持军防图而来,邓艾的图也已经画好。
刘备对比两图,只觉得十分惊讶。
这草图虽然没有斥候画得专业细致,但其位置却一点不差。
主要干路,山坡,溪流,水井两图十分详尽,并无太大差别。
而邓艾图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灌木小路也标注出来。
“果是人才!”
刘备问道:“你父母何在?家在何处?”
邓艾答道:“我父早……早逝,与娘……娘亲同住。家……家在此地!”
说着,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圈。
刘备也不看地图,只说道:“我欲拜访,可引路。”
“遵……遵命!”
刘备来到邓艾家中,见只一土房,家有小院,养了几只鸡,院中种着青豆。
新野本南阳重镇,在刘备的治理下相较其他地方更加富足,邓艾家无成年男丁,算是新野县相对比较贫寒的那种。
但也衣食无忧。
此院落打理得很干净,看得出家中一定有个勤劳的女人。
邓艾母亲知县令来访,出门相拜:“贫妇见过玄德公。”
刘备便直言了自己的想法:“我欲收邓艾为童郎,教其读书写字,让其随军历练,不知夫人可允否?”
妇人虽然高兴,但也很疑惑:“吾儿无才无能,还是个小结巴,何至玄德公如此厚爱?”
品这妇人言谈举止,知其虽贫,但必重家教。
这让刘备想起了自己织席贩履,相依为命的母亲。
刘备呵呵笑了笑:“我观此子,有智有才,恭敏好学,善加调教,可成将才。故而想收其为童郎,加以培养,以匡扶汉室。夫人若允,邓家之生计,我全权承之!”
乡野贫妇,难得出头。
一听玄德公愿意培养儿子,那妇人赶紧躬身下拜,千恩万谢。
“艾儿,还不谢过将军。”
“孩……孩儿……谢……”
“哎,免了。”
邓艾还是跪地磕头,命运开始发生彻底改变。
至于另外一个,花了两个时辰画了一个草图归来,简雍看来,与邓艾之图相差甚远。
便给了那邓范那一袋钱,也让他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刘备给邓艾换了衣裳,命其跟着简雍学习,等到十六岁,再入赵云营中历练。
回营途中,刘备心中感慨:如此,炎汉便不至于毁于邓艾之手。
可没有孔明,这国家建都未必建得起来,又谈何被毁?
孔明到底人在何处啊?
那徐元直,又何时来投我?
刘备心中为此烦闷。
回至新野,城门口傅士仁相接,刘备看到了他,又想到了阿斗口中被阻断退路的关羽。
心中暗道:士仁兄弟乃落魄士族子弟,随我多年,虽无二弟三弟之勇,却一直忠诚果敢,不惧生死。
为何会投靠东吴,背刺二弟?
没理由啊!
有心找机会革了傅士仁的官职,从此弃用。
却见关羽和孙乾从城中走出,二人从傅士仁旁边走过,傅士仁见二人,先拱手道:“二将军,孙先生。”
孙乾回礼:“哦,傅将军。”
关羽则昂首挺胸,阔步从他面前走过,理都没有理会,只看着刘备,遥遥一抱拳:“大哥!”
傅士仁有些局促,尴尬的摇摇头,也跟着走过来。
刘备明白了。
云长此番态度,难怪于荆州不得人心。
傅士仁固然要防,可二弟这般傲慢的性格,换作旁人也难与之相处啊!
刘备走上前,当即表达了自己态度:
“二弟,士仁兄弟刚才与你招呼,为何置之不理!?”
“哦?”
关羽有些纳闷,他从来都是这般高傲,大哥也未曾说过他,怎么今天竟为了个傅士仁而问责于他?
“大哥,我……我方才只见大哥,未见傅将军。”
关羽捋着须髯,随便敷衍了一句解释。
刘备呢?
也没有责备关羽。
而当着关羽的面,朝傅士仁拱手一拜。
“吾二弟今日偶疏怠慢士仁兄弟,我在此代他向将军致歉。”
傅士仁惊恐拜回:“哎呀,主公,这……这我未放在心上,主公不必如此,主公万万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