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帕拉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四合院,我把系统玩下线吴有德阎解成完结文

穿越四合院,我把系统玩下线吴有德阎解成完结文

四合院长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都说四合院乱不乱,贾家说了算,这院里一多半的事都是因为贾家而起。也不知道一会开会是不是又跟贾家有关系。不过就是有关系,应该跟自己关系不大。贾家住中院,自己在前院,没什么交集,又是小透明。至于剧里常说的,邻里互帮互助,那也得分时候,现在国家物资紧缺,大家都难,都是小市民,能顾得上自己一家人就算不错了,有余力帮助邻居的可不多。嘴上叭叭两句互帮互助可以,真要院里人掏真金白银,哪有人愿意,把这院里,里里外外的角色,挨着数一遍,除了后来的傻白蛾,就没几个真傻的。现在可不是改开后,物资丰富,大家兜里或多或少都有点钱。尤其院里还有先富起来的人,不管有没有目的,或者处于什么目的,论迹不论心,在老邻居落难的时候,能拿出真金白银拉一把,搁在2024年来...

主角:吴有德阎解成   更新:2024-12-24 15: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有德阎解成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四合院,我把系统玩下线吴有德阎解成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四合院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说四合院乱不乱,贾家说了算,这院里一多半的事都是因为贾家而起。也不知道一会开会是不是又跟贾家有关系。不过就是有关系,应该跟自己关系不大。贾家住中院,自己在前院,没什么交集,又是小透明。至于剧里常说的,邻里互帮互助,那也得分时候,现在国家物资紧缺,大家都难,都是小市民,能顾得上自己一家人就算不错了,有余力帮助邻居的可不多。嘴上叭叭两句互帮互助可以,真要院里人掏真金白银,哪有人愿意,把这院里,里里外外的角色,挨着数一遍,除了后来的傻白蛾,就没几个真傻的。现在可不是改开后,物资丰富,大家兜里或多或少都有点钱。尤其院里还有先富起来的人,不管有没有目的,或者处于什么目的,论迹不论心,在老邻居落难的时候,能拿出真金白银拉一把,搁在2024年来...

《穿越四合院,我把系统玩下线吴有德阎解成完结文》精彩片段


都说四合院乱不乱,贾家说了算,这院里一多半的事都是因为贾家而起。

也不知道一会开会是不是又跟贾家有关系。

不过就是有关系,应该跟自己关系不大。

贾家住中院,自己在前院,没什么交集,又是小透明。

至于剧里常说的,邻里互帮互助,那也得分时候,现在国家物资紧缺,大家都难,都是小市民,能顾得上自己一家人就算不错了,有余力帮助邻居的可不多。

嘴上叭叭两句互帮互助可以,真要院里人掏真金白银,哪有人愿意,把这院里,里里外外的角色,挨着数一遍,除了后来的傻白蛾,就没几个真傻的。

现在可不是改开后,物资丰富,大家兜里或多或少都有点钱。

尤其院里还有先富起来的人,不管有没有目的,或者处于什么目的,论迹不论心,在老邻居落难的时候,能拿出真金白银拉一把,搁在2024年来看,那也不算差。

老话不是说了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话又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吴有德被自己的想法整的有点懵,不知道那句老话说的对,该用在哪?

看来老话有时候也不太好使,还是得看人看事看时候。

于他自己而言,他就是个俗人,那句老话讲的道理对他有利,他就信那句老话。

评判别人的标准,全看自己三观喜好,一言而绝。

这就是在现代社会教育毒打下,学会的为人处事方式,道德底线灵活,就是这样。

嗯…这就是网友口中的双标狗,没跑了。

(前面的抚恤政策、数据可能不太准确,有不对的地方,那就先这样的,那时候的很多政策都是临时暂时试行的,找不到具体的,请见谅。)

吃吃喝喝半个多小时,再收拾整理一番。

时间来到了7点半,阎解成又来催了一回。

吴有德才拿着一个小板凳,施施然走出了家门,关好门,前往中院。

等来到中院,站在门廊边上,四下打量一下,发现人很多,一时半会还认不齐。

整个四合院住着二十多户人,加起来上百口子人。

除了龙套背景板,主要的几家都在。

只是现在是59年,有些家里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比如秦淮茹家现在就一个棒梗,才六岁,小当还没影呢,更别提槐花了。

许大茂也没有结婚,他是38年出生,今年才20岁。

许父许母还有许大茂妹妹已经搬出去了,他自己一个人坐在那。

傻柱和他妹妹坐一块,傻柱35年出生,今年23岁,何雨水比傻柱小个9岁左右,今年是14岁的大姑娘了。

挨着傻柱兄妹边上是聋老太太,一大妈,二大妈,三大妈。

好似众星捧月的老佛爷似的,边上的几位大妈看起来就像是伺候人的丫环。

几位大妈还有老太太,看起来比65年剧情开始的时候,稍微显的年轻一些。

另一边贾张氏抱着棒梗坐一张长板凳,秦淮茹和贾东旭坐一起。

吴有德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剧情一开始就挂在墙上的男人。

和贾张氏抱着的遗照很相似,只是年纪要大一些,人长的不错,很是周正。

贾东旭应该比他媳妇大个三岁左右。

现在差不多快30岁了。

秦淮茹33年8月出生,现在虚岁26。

人确实长的不错,眼角眉眼看上去,有点十三姨的影子,不过既没有化妆打扮,穿的衣服也老土了些,总是差点意思。


怎么样,你那事说成了吗?”

“那那么快,就是科长主任同意了,不也得走程序,申请、上报,开会讨论。

这要是过了,还好,半个月就能把架子搭起来,要是没过,就不好说了。

还有,姨啊,我怕是不能陪你在这守仓库了。”

黄姨好奇问:“怎么了?这不是好好说吗?”

“哦,那什么,就是新来说李主任,让我过去给他帮帮忙,先试着干干助理。”

黄姨眼睛都睁大了两分,上下左右围着吴有德转圈,嘴里啧啧有声。

“吴啊,你能耐了啊,人家新来的后勤的主任,才两天,你就贴上去了。

还助理,这后勤主任一般配的助理起码也是个副科级别的吧。

你小子才30级,跟人家副科差着大几级呢。

怎么就看上你了,老实和姨说说,你不是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吧,还是那姓李是是你家亲戚?”

“哎,哎,姨,别乱说啊,你这就有点诽谤我了,还看不起人。

我是30级办事员,和人家副科没法比,可这人有点才华,再加上运气来了,这也没法挡啊。”

“好,好,我今儿个算是瞧明白了,你跟舅,就不是一样的人。

油嘴滑舌,油腔滑调,还嘴贫,一点也不像老实人。

得,你去吧,不过姨和你说。

这去了办公楼那边,凡事要多留个心眼,说话想三分,别和人什么都说,人家说什么你都信,都听,明白没有?”

吴有德赶忙正经回道。

“好的,姨,谢谢您,我知道了。”

“那行,你收拾你的东西过去吧,这边的事,我都会弄。”

吴有德进去把包拿了出来,把仓库的钥匙交给黄姨,告了声。

“行了,姨,我过去了,中午我请您吃饭,把您的那些老姐妹也喊上。”

“行,你小子,还不错,和你说了半天,我差点把昨天打听的事给忘了和你说。”

所谓的试用主任助理,就是个打杂的,跟着李怀德后面,没事就在后勤处转转。

在办公室就给端茶倒水,递递文件、报纸,打扫卫生。

混到了中午,两人一起去食堂打饭。

路上,吴有德介绍了一下食堂。

“李哥,要说这轧钢厂食堂,还是一食堂的厨师手艺好些。

那边有小客厅,平时厂里有别的兄弟单位,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都是在那边接待。

所以水平好的厨师都集中在那边,其他几个食堂都是做大锅饭。”

“好,好那咱们就去一食堂。”

“李哥,以后您要是招待客人也可以在一食堂。

咱们厂不是有招待预算吗?

直接去一食堂就行,就是超出了预算就得自己贴票贴钱了。”

“嗯,这是应该的,我这才是个主任,这招待客人也用不着我吧。”

“怎么用不着,这用的着的时候还多呢。

远的不说,就说这养猪的饲料吧,虽然可以厂里可以去粮食加工厂申请,可这都是紧俏货。

想要多分一点额外的饲料,您不得出面请人家的主管过来吃一顿,交交朋友,增加感情。

还有要用后勤处的其他人开荒,您也得先请人家各科的科长吃吃饭,喝喝酒,提前沟通沟通。

这做宣传也要找宣传科,给拉拉关系,出出主意,让人家指正指正。

盖猪圈,也得找技术科给帮帮忙,设计设计热水管道。

还有人事科,会计部干脆也请了。

这样咱们挨着把人请一遍,这人员不就认识差不多了,慢慢也就有来有往,熟悉了,事情也好办了,一举两得。

要不您先弄一个名头,就是倡议书,由后勤保障处牵头,联合多科室部门合作,让他们也签个字,有功劳大家都分分嘛。”


1959年1月1号,元旦,星期四,晚上六点许,天色渐黑。

四九城,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前院东厢房。

“吃了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子不及吾啊,不及吾。”

阎解成走到东厢房门口,听到房间里传出来的声音,还有透过门口传出来炖菜的香味,顿时吸了吸鼻子,太香了。

不光是咸菜炖豆腐,里面还有鱼香味。

笃、笃、笃。

敲了三下门后,阎解成喊了一声。

“吴有德,我爸说一会吃完饭,开全院大会。”

房间里的声音先是停了一会,接着传来一声简单的回应。

“好,知道了。”

听到回应阎解成转身就去了别家喊人。

而房间里面回应的人,则是坐在方桌边上又嘀咕了一句。

“我特么才穿过来几个小时,就要开全院大会,这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还真一个神奇的地方。”

说话的人叫吴有德,几个小时前刚来到年代剧四合院世界。

人长的不错,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面容俊美,梳着三七分。

身高一米七,搁这年代不敢说是身高伟岸,那也不算半残,人才成年,还能在冲一冲。

此时吴有德做的方桌边上的小泥炉子上,铁锅里正炖着菜,咕噜咕噜,白气蒸腾。

整个房间里都充斥着香味。

而小方桌上除了一双筷子,就是一个碟子,上面放着两个棒子面窝头,外加一瓶散白。

但是随着吴有德伸出一只手,从方桌上方快速划过。

接着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眨眼间,方桌上出现了几个菜碟。

菜碟里盛放着,各种凉拌肉菜和新鲜蔬菜。

肉菜有卤牛肉,猪耳朵,卤肥肠,盐焗鸡,无骨鸡爪,油炸花生米。

蔬菜则是一些生菜,油麦菜,娃娃菜。

刚才阎解成喊了一嗓子,全给收进空间里了,这会人走了,才拿出来。

想了想,一会要开全院大会,这五十年代属实冷冽了一些。

得喝点酒暖暖身子,散白不行,喝了咳嗽。

一个念头,人直接在原地消失,进入了空间。

这空间是农贸市场,占地面积一般,大概有个两千多平米。

市场中间是固定摊位,靠墙边上是门面房。

中间除了有十几个肉摊,三四个鱼铺,两间活禽类档口,两间水果铺,其他的多数都是卖蔬菜类的。

这就占了大半固定的摊位,还空余不少是空的,没有租出去。

墙边上的门面档口是双开门,一面朝市场里面,一面朝马路街面。

这些门面档口卖的东西就杂了,不过主要也是跟基本生活物资有关。

有专门卖米面粮油的,有卖卤菜、烧腊的,有卖海鲜、有卖调料、腌菜、干货的,还有锅碗瓢盆的等厨房用具的,不一而足。

只是门面房朝马路街面的一面,被浓浓迷雾所包裹,看不清,也出不去,好似被一堵空气墙所隔离。

空间是静止不动的,就连空气中的苍蝇也依然停留在半空中呈现飞行的状态。

吴有德试过,抓住了苍蝇能带出来,手一松还能接着飞。

但是从外面只能带死物进去,不能带活物进去。

现在空间里面除了吴有德自己,空无一人。

挨着几家门店找了一会,在卖调料干货的店里找到了,除了做菜用的料酒,还有几个自制的药酒,用大玻璃罐子装着。

看了看上面贴的红纸牌子介绍,都是些中药酒,主要效果就是一些壮阳补肾,驱寒治风湿之类的。


光是猪肉就十几个摊,平均一个摊三百斤,就三四千斤了。

还有鸡鸭鹅,各种蛋类,水产,海鲜,蔬菜,水果,零食。

主食有几间门面房,专门卖大米,食用油,粗略一看好几百包,一包五十斤,这就一两万斤。

桶装食用油也不少,好几百斤。

还有批发加工饺子皮,馄饨皮,面条的面粉点,里面还混着南方常见的粗细干米粉,

这应该是批发供应外面早餐、夜宵店的小加工门市。

合在一起又是几千斤。

自己一个人一辈子大概也是吃不完的。

拿出去黑市卖也不太好弄,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差别巨大。

稍微用点心,一眼就能看出不一样。

那米又白,又均匀饱满。

面就更白了。

不说现在的普通居民吃的面,多是白中带点灰色。

就是餐厅,食品加工厂用的富强粉也比不上。

还得先缓缓,慢慢想辙,总要卖一点出去。

吴有德看过一些年代资料,据说明后年,灾情最严重的时候,黑市上本地一斤粗粮票能炒到3块,全国通用粮票4块,细粮能到5块左右。

就他现在的23块工资,到时候只值几斤粮票。

这还是在四九城,政治中心,物资供应有保障。

要是搁在远点地方,粮票炒的更贵。

里面的利润属实有点大,土狗吴有德见识少,确实忍不住。

小心一点,哪怕一天倒腾个十斤八斤,一个月来个几回,也得发财。

还能把多余的物资拿出来,稍微供应一下不差钱的有钱佬。

虽然现在的钱用处不是很大,但那可是钱,钱是男人胆,用或者不用,底子在那,胆气就不一样。

也为未来改开稍微攒点家底,梦想只有一个,买房子,买多多的房子,成为人人羡慕的躺平咸鱼包租公。

身穿汗衫短裤,脚踩人字拖,腰里别着一大串钥匙,房本本得要麻袋装。

(偷鸡摸狗,零元购的事,能不干就不干,这要是开了头,那就忍不住了啊。提前打个埋伏,实在是书友们的脑洞太大,不提前说一下,就要让我干这干那,非得零元购,求各位活爹放我一马。)

正想着美事呢,场中突然“嗷”一嗓子,传来一声老娘们的哀嚎。

“哎呀,我的老天爷啊,这不是欺负我们家吗?

我们家就东旭一个城市户口,这要是改成一个户口就给三张肉票,我们家一个月就只能买九两肉了,这,这够谁吃的啊。

我们家现在可是三个大人,一个孩子,我儿媳妇还又怀了孕,正是缺营养的时候,这可怎么办,这,这是要逼死人啊。”

吴有德连看不用看,光听这声,这词,他都能猜到是贾张氏那个老娘们。

扭头一瞧,可不是咋滴。

贾张氏不光嚎,还把棒梗放在了一边,边拍着大腿,边接着嚎。

“这可怎么办啊?我们家就东旭一个壮劳力上班挣钱养活几口子,轧钢厂的工作又脏又累。

原来一个月还能买几斤肉,给东旭补补身子,不让他亏了身子。

这要是一个月只有几两肉,这还不够他一个人补身子。

这要是把身子累垮了,人累倒了,我们家可怎么过啊。

现在儿媳妇淮茹又怀了孕,也要补营养。

还有棒梗还这么小,才六岁多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能一个月也吃不到一块肉啊。

本来家里就只有一个人的定量,还得买高价粮,一个月就不剩下多少钱。


手艺不等于学历,现在有些师傅确实靠着天赋,用水磨功夫掌握着一定的技术。

但那真不代表,就能转做干部岗。

吴有德都怀疑,易中海和刘海中的钳工等级是不是真的,起码看那些个图纸要用到的知识,不是他们两个文化不高的人能够掌握的。

另外高级钳工考试可是要笔试的,要考钳工工艺,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差配合等基础理论知识。

这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个文化程度不高的货,有那本事吗?

还一个七级,一个八级,吴有德敢肯定这特么是编剧乱整的。

“其实,要只是一个车间小组长,应该不难,办法我倒是有。”

刘海中和阎埠贵顿时一起看向吴有德。

“有德,你说的是真的?刘海中顿时有些坐不住了,赶忙追问。

“嗯,这个就要看刘师傅愿不愿意努力了。”

“愿意啊,怎么不愿意,我在轧钢厂一直都是很努力的,年年都要争先进。”

“我听说过,刘师傅带徒弟特别有一手,只要您发挥长处,扬长避短,多带徒弟,带好徒弟,不藏私,不搞留一手那一套,这其实很容易。

只要受到工人的广泛赞扬,这事在找找宣传科给您在厂里多宣传宣传,这进步的事还不是小菜一碟。

至于短板文化知识的欠缺问题,也不难,您呀晚上下班多去厂里组织的夜校学习学习,总归是会有进步是,不说要学多高深,起码的写报告,看报告的能力是要有的。

不然您就是当了小组长,车间主任给您任务,您都看不懂,那不是白瞎了。”

刘海中听了,若有所思。

阎埠贵听完了,笑着对吴有德说。

“嗯,有德,这个主意确实不错,只是这宣传科,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就给老刘做宣传吧,他也不认识人家。”

“嘿,这不是有我嘛,要不了多久我就能跟那边混熟。

让他们帮个忙,如实给刘师傅做个采访,这事就完了。”

刘海中顿时有些感激,忙站起来给吴有德倒了杯水。

“有德啊,谢谢你了,我明白该怎么做了,要说别的我可能不行,这带徒弟这事,我可一点不差,也不藏私。”

接着又小声说:“我可不是易中海,他教徒弟可不是藏一手那么简单,简直就是生怕徒弟可学会了,抢了他的饭碗。”

吴有德来了点兴趣,笑着问。

“刘师傅说的是贾东旭?”

刘海中点点头。

“贾东旭跟着易中海算是白瞎了,这么多年下来还是个一级工。

我小组里有和他一起进厂的,最少都是三级工,也真不知道是这贾东旭脑子笨学不会,还是易中海根本没有认真教。”

阎埠贵听了,嗤笑一声,也凑过来小声说。

“贾东旭可不笨,怕是这易中海没安什么好心思,拿捏贾家呢。”

刘海中有些不明所以,小声问。

“老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他易中海没有孩子,两口子年纪又大了,指望着徒弟贾东旭养老。

又怕把贾东旭教会了,升级涨工资,能独立养家,不管他了呗。

就这样拖着贾东旭,让他家吃不饱,也饿不死,到月底断粮了,在施施恩,做人情给贾家人看,给全院人看。

说不定还会拉着你我,帮忙给贾家捐钱捐粮,完了贾家不得感激他。

咱们俩就被全院人暗地里埋怨,笑话。”

这两天阎埠贵仔细推演了一下吴有德的说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十有八九事情就会按着吴有德那小子说的那样发生。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