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帕拉小说 > 现代都市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崇祯云逍小说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崇祯云逍小说

薛定谔的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这三样仙粮,当然可以当做主粮。”“并且很容易成活,不挑地,抗旱。”赵老汉抢着替云逍答道。崇祯急忙追问道:“产量有多少?”“土豆亩产三四千斤,红薯五六千斤,玉米少点,只有一千来斤。”“要不是云仙长,拿出这三样仙粮,让咱们耕种,赵家峪今年,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赵老汉满脸崇敬地看着云逍。那眼神,就像是看真正的神仙一样。“这不可能!”“世间怎么可能,会有产量如此之高的粮食?”崇祯盯着云逍,既是难以置信,又是满怀期待。赵老汉急了,“你这小昊子,不信老汉我的话,连你叔都不信了?”云逍不在意地笑了笑,“这三样作物,今年我一共种了五亩地,全都放在柴房里,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崇祯和方正化,急匆匆的来到柴房。就见柴房的墙壁上,挂满了玉米...

主角:崇祯云逍   更新:2024-12-23 18: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崇祯云逍小说》,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三样仙粮,当然可以当做主粮。”“并且很容易成活,不挑地,抗旱。”赵老汉抢着替云逍答道。崇祯急忙追问道:“产量有多少?”“土豆亩产三四千斤,红薯五六千斤,玉米少点,只有一千来斤。”“要不是云仙长,拿出这三样仙粮,让咱们耕种,赵家峪今年,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赵老汉满脸崇敬地看着云逍。那眼神,就像是看真正的神仙一样。“这不可能!”“世间怎么可能,会有产量如此之高的粮食?”崇祯盯着云逍,既是难以置信,又是满怀期待。赵老汉急了,“你这小昊子,不信老汉我的话,连你叔都不信了?”云逍不在意地笑了笑,“这三样作物,今年我一共种了五亩地,全都放在柴房里,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崇祯和方正化,急匆匆的来到柴房。就见柴房的墙壁上,挂满了玉米...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崇祯云逍小说》精彩片段


“这三样仙粮,当然可以当做主粮。”

“并且很容易成活,不挑地,抗旱。”

赵老汉抢着替云逍答道。

崇祯急忙追问道:“产量有多少?”

“土豆亩产三四千斤,红薯五六千斤,玉米少点,只有一千来斤。”

“要不是云仙长,拿出这三样仙粮,让咱们耕种,赵家峪今年,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赵老汉满脸崇敬地看着云逍。

那眼神,就像是看真正的神仙一样。

“这不可能!”

“世间怎么可能,会有产量如此之高的粮食?”

崇祯盯着云逍,既是难以置信,又是满怀期待。

赵老汉急了,“你这小昊子,不信老汉我的话,连你叔都不信了?”

云逍不在意地笑了笑,“这三样作物,今年我一共种了五亩地,全都放在柴房里,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崇祯和方正化,急匆匆的来到柴房。

就见柴房的墙壁上,挂满了玉米棒子。

地面上的土豆和红薯,堆成了两座小山。

“人世间,怎会有此等粮食?”

“若是能将这三样作物推广,我大明,将再无饿死百姓!”

崇祯双眸赤红,呼吸急促,就跟拉风箱一样。

“万岁爷,大喜啊!”

“有了这三样高产粮食的种子,即使遇到天灾,也不会有百姓饿死了!”

方正化连忙向崇祯道喜。

崇祯感觉像是从身上,搬走了一座大山。

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百姓有饭吃,自然就不会有乱民。

这样就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对付辽东的建奴了。

看着屋里的粮食,崇祯似乎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方正化兴冲冲地道:“奴婢这就去向那道士,表明万岁爷的身份,让他献上这三样作物。”

崇祯想了想,然后摆摆手。

“煤炉,高产粮食,还能治愈背疽。”

“这道士,很不简单,定是游戏风尘的异人!”

“就暂且不要露了朕的身份吧,先探清他的底细再说。”

崇祯的神色,十分郑重。

“万岁爷圣明!”

“只是,那道士,将万岁爷,误认作侄子,若是不表明身份,恐怕言语上,会有所冒犯。”

崇祯不在意地笑了笑,“不妨事。”

只要能解决大明百姓的肚子问题。

别说是让他,给人当侄子,就是当孙子,又算得了什么?

二人返回配殿。

方正化直奔主题:“道长为何不将这三样作物献于官府,惠及天下百姓,道长也能得到官府的赏赐。”

“赏赐?”

云逍像是看白痴一样,看着方正化。

方正化愕然:“我说的不对吗?”

赵老汉笑道:“咱们村子的秀才赵臣龙,去年就拿着这三样粮食,去顺天府衙门,准备换取奖赏,你们猜,结果咋样?”

崇祯问道:“结果如何?”

赵老汉叹道:“顺天府的老爷说,赵秀才妖言惑众,打了他三十板子,让他在床上,躺了足足三个月。”

崇祯勃然大怒,“岂有此理,顺天府简直是尸位素餐!”

“你们知道这土豆、红薯、玉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云逍发出一声嗤笑,指着桌上的三样东西,问道。

方正化道:“总不会,真的是从仙界,来的吧?”

“这三样东西,都是来自西洋。”

“土豆最早进入大明,却仅仅只是被达官贵人,当做是新奇的蔬菜。”

“那么多当官的都知道土豆,可是又有哪个能想到,用来解决百姓的温饱呢?”

云逍一阵冷笑。

崇祯怒道:“官吏不思百姓疾苦,着实可恨!”

“红薯、玉米,早在万历年间,就传入大明,如今在福建、广东等地,都有耕种。”

“可为什么这些地方官吏,没有上报朝廷呢?”

云逍又反问道。

崇祯皱着眉头,怎么也想不透其中的原因。

“原因,无非有两个!”

“一是百姓愚昧,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作物。”

“二是推广这些作物,对官吏没有好处,他们从中捞不到任何油水,就自然没有人愿意,去费这个心思了。”

“三是富绅、地主们极力反对,若是百姓都能吃饱肚子,那谁还会卖田、卖身给他们,当牛做马呢?”

云逍一阵摇头叹息。

土豆、红薯、玉米!

这是穿越者装逼的三大神器。

一本穿越文里,没这三样东西,绝对是失败的。

可真的穿越后,当云逍了解到实情,才知道这些,全都是扯淡!

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利益驱动。

不光是大明。

就是放到其他任何朝代,也都是一样。

土豆、红薯、玉米,传入九州近百年!

一直到康麻子时期,才推广到全国,就是这个原因。

“官吏尸位素餐,可恨之极!”

崇祯猛地一拍桌子,怒不可遏。

“你就是个小屁民,瞎激动个啥?”

“如今这大明的国情,即使有官吏大力推广,也没办法解决百姓饿肚子的问题。”

云逍瞥了一眼崇祯,一脸鄙夷。

崇祯皱眉说道:“这又是为何?”

“土地!”

“大明的大半土地,都掌握在宗亲、权贵和富绅们的手里。”

“即使这三样高产作物,推广到全国,老百姓又能得到什么实惠?”

“到时候,肥的是宗亲、贵族、地主,百姓还是照样会被饿死!”

崇祯哑口无言,整个人就像是被迎头浇了一瓢凉水。

身为大明天子,他当然清楚,如今的土地兼并,究竟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土地问题不解决,即使有高产作物,还是没办法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然而,土地的问题,又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完全是个死结,根本没办法解决。

可笑自己以为有了红薯、土豆以及玉米,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还是太天真,想得太简单了啊!

堂堂大明天子,竟然还没有一个小道士,看得透彻。

“从古至今的王朝,之所以亡国,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土地问题。”

“没有土地,老百姓就会吃不饱饭,遇到天灾,就会饿死人。”

“百姓被逼到无路可走,就会起来造反!到时候,国家就会亡!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大明也不例外!”

“咱们这大明,吃枣药丸啊!”

云逍这番话,完全是有感而发。

却没想到,落在其他人耳中,如同惊雷一般。

崇祯满脸震怒,气得浑身直颤。

居然有人,当着他的面,说大明要亡?!

让他这位大明皇帝,如何不震怒?!


然后让他们去见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对他们一番郑重叮嘱。

十几名锦衣卫装扮成百姓,以各种理由住进了赵家峪。

而李若链则是装扮成读书人来到道观。

任务就是保护道观里的道士。

李若链不热衷政事,因此并不清楚云逍的身份。

王承恩也没告诉他详情。

这次的任务,让他极为郁闷。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想当年,又是何等的风光?

并且李若链还亲身经历了,魏忠贤时期锦衣卫的辉煌。

如今他这堂堂锦衣卫佥事,竟然沦落到,给一个小道士当保镖的地步。

真是可悲、可叹!

“云仙长!”

从道观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

李若链眉头一皱,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

接着他透过客房窗户,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道观。

看到走在后面的那人,李若链吃了一惊。

那人不是王承恩是谁?

这位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哪里都是威风八面。

此时却是一身便装,弯着腰,谨小慎微的样子。

接着李若链看到走在前面那个年轻人,顿时目瞪口呆。

身为锦衣卫高官,李若链自然见过崇祯。

大明天子,竟然驾临这破烂不堪的道观?!

李若链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不是做梦,也没有看错。

他急忙从客房出来,就要向崇祯行礼。

王承恩连忙向他打手势,示意他退下。

这时云逍从配殿中出来。

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朝崇祯不满地说道:“你怎么老是大清早往这里跑?生意不做了?”

崇祯不以为忤,笑道:“叔父昨天所说的大生意,已经有了眉目,侄儿今日特意前来跟叔父说事情的。”

李若链脑袋里一阵轰鸣。

一直等崇祯进入配殿,他依然呆愣在那里。

“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

云逍给崇祯和王承恩每人泡了杯茶,然后随口问道。

王承恩受宠若惊地接过茶杯,然后将拿下王德化和韩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来。

“韩爌也被罢官了?”

云逍大吃一惊。

王德化就是在道观里被拿下的,他亲眼所见。

却不敢肯定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被皇帝拿下。

没想到连首辅韩爌都被罢官了。

韩爌和王德化可不一样。

王德化再怎么位高权重,也是皇帝的家奴。

拿下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韩爌却是当朝首辅。

要想罢免一位首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看来皇帝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铲除晋商啊!

朕的表现,还算是不错吧……崇祯心中一阵得意。

然后不动声色地问道:“皇帝这么做,足以表明决心了吧?”

“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并且还善用权谋,有点中兴之主的意思了。”

“如果能继续这样下去,大明还真是有希望中兴了。”

云逍点了点头。

崇祯皇帝能有如此决断,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崇祯心中大喜,精神也随之大振。

自从听了“叔父”的语言,十五年后大明亡国,他这亡国之君会自缢于煤山。

他心中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今终于得到“叔父”的首肯,怎能让人不激动?

崇祯定了定神,问道:“叔父有什么周全的法子,铲除晋商?”

云逍端起茶杯,接着又放下,“添水。”

不等王承恩动手,崇祯亲自拎着煤炉上的水壶,往茶杯里添满水。


崇祯和方正化,再次大吃一惊。

竟然连建奴攻打遵化的时间,都推算的一清二楚!

如果说这道士,没有未卜先知之能,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

不知不觉中,二人心中,对云逍,生出了强烈的敬畏。

崇祯又问:“建奴在遵化城中的内应,是谁?”

云逍呵呵一笑:“把遵化城中的晋商,全都抓起来,保证没一个是冤枉的。”

崇祯点点头。

接着暗中盘算了一番。

“十一月初三……”

今天是十月二十七。

时间虽然紧迫了一点,却完全赶得及。

“叔父”已经安排的这么周密。

不仅识破了建奴的奸计,还定下这样的妙计。

他要是还把持不住,那真该一头撞死了。

只要按照“叔父”的安排,绝对能化解这次危机。

甚至,重创建奴!

想到这里,崇祯振奋起来。

他站起身来,向云逍诚心道谢。

“这次,若是能够击退建奴,大明上下,必将铭记叔父的功德!”

云逍一声嗤笑,“我不过是信口一说,要是当真,可就沙雕了!”

崇祯像是被迎头浇了一瓢冷水。

方正化都有拔剑杀人的冲动了。

说了半天,竟然是在消遣万岁爷?

崇祯不解地追问道:“既然有妙计,为何还不能击退建奴?”

云逍叹道:“计策再好,也要能执行才有用。”

崇祯眉头大皱:“愿闻其详!”

“不说别的,光是人事调度这一项。”

“要是任用孙承宗,撤掉三屯营的两头猪,朝中那帮文官,绝对会站出来极力反对。”

“朝中有这帮不干人事的文官,怎么可能办得成事?”

对于大明朝的文官,云逍只能呵呵。

大明最终,是怎么亡国的?

还不是因为这些文官们,整天忙着争权夺利。

干啥啥不行,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第一名。

崇祯听得眉头紧皱。

朝廷中那帮大臣,是个什么德行,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整天张口就是忠君报国,闭嘴就是为国为民,可什么实事都办不成。

好在这次,有“叔父”点拨。

一切,都还来得及!

云易接着,又摇了摇头。

“其实吧,问题的根源,在于皇帝。”

“咱们那位万岁爷啊,早就被文官给忽悠瘸了,耳根子也太软了。”

一番话,让崇祯的脸都绿了。

方正化更是被吓得心惊肉跳。

诽谤皇帝,这是多大的罪名?

这小道士的胆子,未免太大了。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人家有神仙一般的手段,这才敢于藐视皇帝的威严。

崇祯陷入沉默中。

云逍的话,虽然很刺耳,却是实情。

崇祯当皇帝,纯属赶鸭子上架,根本没受过相关的学习。

再加上性格多疑,又刚愎自用。

经常被大臣用仁义道德的大帽子给绑架。

再加上厂卫受到压制,失去了耳目。

以至于昏招频出。

到后来,他谁都不敢相信,谁都不敢用。

最终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落得个自挂东南枝的凄惨下场。

“这一次,朕定要独断乾纲,力挽狂澜!”

崇祯暗自攥紧拳头,心中一片决然。

“算了,不说了。”

云逍有些意兴阑珊,不想再说下去。

嘴炮打的震天响,也改变不了糟糕的现实。

由于还有大事要安排,崇祯当即就向云逍告辞。

“我在城中,还有生意要打理,就少陪叔父了。”

方正化一阵愕然。

陛下这“叔父”,叫的是越发顺溜了。

云逍叮嘱道:“小心一些,接下来,京城乱的很,别把命搭进去,银子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我明白。”

崇祯心中一暖。

随后,便带着方正化,匆匆而去。

回城途中,崇祯开始反复琢磨。

等回到皇宫,心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谋划。

崇祯没有片刻耽搁,立即命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拟旨。

加封赋闲在家的孙承宗,为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并以孙承宗为钦差,方正化为监军,星夜前往遵化,主持战事。

加封总兵满桂为武经略,赐尚方宝剑,与赵率教,驻守三屯营。

命袁崇焕领关宁军,以及蓟镇各处兵马,即刻全力以赴,驰援遵化。

同时还给孙承宗、满桂带去密信,将云逍所说的计划,详细地告知。

“陛下,圣旨需廷议,然后内阁票拟,最后由司礼监批红才行。”

王德化吃了一惊,急忙提醒崇祯。

崇祯的脑袋,开始隐隐作痛。

因为大明朝的圣旨,可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直接颁布的。

任何圣旨,都必须经过廷议、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这一整套程序。

内廷直接发出的圣旨叫中旨,六科是有权封驳的。

官员们认为不合规定,就可以不予执行,并且一言不合就开骂。

就连皇帝,也毫无办法。

一旦中旨被驳回,就会闹笑话,严重影响到皇帝的权威。

因此,自嘉靖后期以来,还从来没有皇帝,不经程序,直接颁发中旨的事情。

而崇祯又是一个,行事极守规矩的皇帝。

直接发中旨,可不是他以前的行事风格。

“直接发中旨,八百里加急发出去!”

崇祯横下心来。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不会打破惯例。

可这次,不一样啊!

大明的江山社稷,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叔父”,不,云仙长已经指出了一条力挽狂澜的明路。

要是因为自己处决不力,导致京畿陷入浩劫。

他以后,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身为大明天子,他太清楚那些大臣,是什么德性了。

这些人,能干事情的没几个。

争权夺利,扯皮甩锅,却是一个顶十个。

正如云逍说的那样。

这次启用孙承宗,任用满桂、赵率教,罢免朱国彦、朱来同。

肯定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

等廷议、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一整套程序走下来。

黄花菜都凉了。

建奴大军都有可能打到京城了。

甚至连廷议这一关都过不去,直接就夭折了。

还指望能办成什么事情?

王德化劝谏道:“中旨一旦发出去,定会引起大臣非议,请万岁爷三思。”

崇祯眉毛一挑,冷冷说道:“朕看你经常与文官交往,不光是屁股,连心都不在朕这里了。”


“回禀温大人,府尹刘大人今早,已经挂印而去,衙门现在,由府丞张观张大人主事。”

捕头硬着头皮回复道。

温体仁这才想起昨天的事情。

昨晚上,顺天府尹刘宗周,被皇帝一通怒叱。

肯定是没脸,继续呆在位子上了。

不过也是一样。

想必,如今的顺天府丞,也不敢不卖自己这个面子。

有了这份人情,云逍这小道士,自然会对自己感激涕零。

温体仁道:“那就去回复张大人。”

捕头为难地说道:“小人恕难从命。”

“嗯?”

温体仁脸色一沉。

一个蕞尔小吏,竟敢硬刚堂堂礼部尚书?

反天了不成?

捕头昂着头:“这道士犯的是命案,小人奉命缉拿,还请尚书大人,莫要让小人为难。”

“命案?”

温体仁神色一变。

如果真的是命案,即使是礼部尚书,也不敢公然去插手。

何况他现在的地位,本来就是岌岌可危。

要是被政敌抓住把柄,连他自身都难保。

温体仁向云逍问道:“云道长,怎么回事?”

“我也很想知道,我整天呆在道观里,怎么就扯上了人命官司。”

云逍淡然一笑,眼神中一片冰冷。

范家,这次是下了死手啊!

竟然弄出一个命案!

“去跟云昊说一声,刚才说的事情,让他立即去办。”

云逍向王承恩叮嘱了一句。

王承恩躬身道:“小的明白。”

他现在,也不便亮出身份,阻止这些官差。

只能让云逍,先去一趟顺天府了。

然后让锦衣卫,或者是东厂,直接插手。

温体仁这才看到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顿时大吃一惊:“王公……”

王承恩狠狠地瞪了一眼。

温体仁顿时醒悟,把后面的话打住。

云逍不曾留意二人的神色,而是笑吟吟的看着捕头,从容说道:“走吧,贫道倒要看看,顺天府和范家,是怎么栽赃贫道的。”

有温体仁当面,顺天府的差役,倒也不敢太过放肆,因此没有给云逍上枷锁。

云逍随着差役,离开了道观。

牛大人凑到温体仁身前。

正要说话,温体仁一声厉叱:“滚!”

牛大人狼狈而去。

道观中只剩下温体仁和王承恩。

温体仁拱手道:“王公公,你怎么在这儿?”

不等王承恩答话,从配殿中,传出崇祯震怒的声音。

“温体仁,你陪叔父,去一趟顺天府。”

“王承恩,立即让曹化淳带人,去顺天府衙门!”

“叔父要是少了一根汗毛,朕拿你们是问!”

王承恩忙回道:“万岁爷放心,我绝不会让云仙长,受半点委屈。”

温体仁的脑袋里,“嗡”的一声,顿时一片空白。

京师东城,顺天府署。

后堂中,府丞张观与范常麟相对而坐。

顺天府的地位十分特殊。

府尹的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

一般由尚书、侍郎级的大臣兼任顺天府尹。

在大明,正三品衙门用铜印。

唯独只有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

由此可见,顺天府的地位之高。

顺天府丞自然也是非同一般。

品级为正四品,比一般的知府还要高。

范常麟不过是个白身,一个商人之子。

此时张观这顺天府丞,却是如同面对平级的官员。

“范公子交办的事情,本官一定会办到,至于银子……还是免了吧。”

张观将桌上厚厚的一沓银票,轻轻推到范常麟身前。

范常麟不在意地一笑。

如今这大明,还有不吃腥的官儿?

只不过价钱没给到位罢了。

范常麟慢悠悠地品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听家父说,张大人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吧。”


曹化淳拱手说道:“奉命捉拿王德化,惊扰到云真人,切莫怪罪。”

看着如同死狗一般的王德化,云逍懵了。

刚才还说王德化要倒霉。

这话才落音,转眼就被拿下了。

我该不会是乌鸦嘴……不,言出法随吧?

难道是云昊已经给皇宫里传话了,皇帝下定决心了?

可也没这么快的速度啊!

王德化看向云逍,满心惊恐、震骇。

难道这道士,真的能未卜先知?

“咱家还要向万岁爷复命,不打扰云真人了。”

曹化淳向云逍告了一声罪,就要押着曹化淳离开。

云逍忽然说道:“且慢!”

曹化淳停了下来,“云真人还有事?”

云逍来到王德化身边,伸手从他怀里掏出一沓银票。

“此人刚才借着传旨之机大肆勒索,从贫道这里要走了一百两银子。”

“现在完璧归赵,曹公公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云逍轻描淡写地说道,就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手中拿着的也不是银票,而是一沓废纸。

范家的银子带血,主动送来的当然不能要。

但是抢来的,却是很香啊!

我眼瞎,那是一百两银子……曹化淳的嘴角狠狠地抽了一下。

“你……”

王德化眼前一黑,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来。

这也算是方外修道之人?

这一辈子,见多了皇宫和官场上的龌龊。

也见识过无数鲜廉寡耻之徒。

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狗东西,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勒索云真人!”

曹化淳呵斥了王德化几句。

然后笑眯眯地向云逍说道:“云真人的东西,自然该完璧归赵,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咱家怎敢有什么异议。”

云逍笑道:“那就多谢曹公公了,改天请你喝茶。”

“那改天再来打扰真人,告辞!”

曹化淳客气了几句,押着王德化一行离开道观。

云逍将手里的银票数了数,微微一笑。

整整三万两啊!

云仙长虽然不是什么贪财之人。

可谁嫌银子咬手呢?

并且黑范家的银子,这感觉……真的是很爽!

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可以把道观修缮一番。

顺便招几个道姑……呸,道士。

然后再投资搞点小生意,拿钱生钱。

笑了一会儿。

云逍渐渐收敛笑容。

越来越看不懂那位崇祯皇帝了啊!

难道历史记载有误?

“崇祯皇帝这么快拿下王德化,看来是真的下定决心要铲除范家。”

“要是崇祯真的有这样的魄力和决心,大明还可以抢救一下,我也就没必要出海了。”

……

皇城,文渊阁。

这里是内阁辅臣办公之所。

此时阁臣们正在激烈地议论着。

“东厂擅自到顺天府署抓人,简直跋扈之极!”

“魏阉余党尚未除尽,现在厂卫又开始肆意猖獗,真是岂有此理!”

“三法司的事情,绝不容厂卫横加干涉!”

“陛下受奸人蒙蔽,长此以往,社稷危矣!”

“还有温体仁那阿谀之徒,竟然干涉顺天府审案,绝不能姑息!”

“事情又是因云逍子而起,此人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妖道!”

年轻一些的辅臣声音越来越大。

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无畏强权的样子。

“吵什么?”

“看看你们,哪有分毫阁臣气度?”

首辅韩爌敲了几下桌子。

文渊阁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顺天府丞张观即使有什么过错,也应对由三法司审理,陛下却出动东厂抓人,只怕阉党之祸,又要重现了,唉……”

次辅李标忧心忡忡地说道。

阁臣钱龙锡冷哼一声,“张观又能有什么过错?栽赃陷害,不正是阉党最擅长的事情吗?”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