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明王良的其他类型小说《穿到古代做夫郎 全集》,由网络作家“灿烂如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眼见着这王良的日子是了不得了,住在村东头的葛翠花心里却是油煎了似的。直觉得当初二两银子给少了。这王家这大院子,少说也得百十两。这又买牛,又做买卖的。听着还准备在村里开个什么小卖部!这得赚多少银子,这把他养这么大才给二两银子,真是亏大了。这要是平时嫁出去的哥儿,不得往娘家带点节礼啥的。她就知道许明是个白眼狼,赔钱货。还真跟家里说断就断了,一趟也不回来看看。就算自己是他的后娘,这爹总归是亲的。不行,这事不能这么算了,说啥也得再去王家咬下二两肉来。许明去了镇上了粮油酱料杂货铺子进了货,定好了长期合作。除了盐外(盐是官营,不准私卖),其他调味料给分别低了个市价二到三文不等。虽是不多,许明本就是想着自己总归每个集市都来镇上,进货方便。在村里整...
《穿到古代做夫郎 全集》精彩片段
眼见着这王良的日子是了不得了,住在村东头的葛翠花心里却是油煎了似的。直觉得当初二两银子给少了。这王家这大院子,少说也得百十两。这又买牛,又做买卖的。听着还准备在村里开个什么小卖部!这得赚多少银子,这把他养这么大才给二两银子,真是亏大了。
这要是平时嫁出去的哥儿,不得往娘家带点节礼啥的。她就知道许明是个白眼狼,赔钱货。还真跟家里说断就断了,一趟也不回来看看。就算自己是他的后娘,这爹总归是亲的。不行,这事不能这么算了,说啥也得再去王家咬下二两肉来。
许明去了镇上了粮油酱料杂货铺子进了货,定好了长期合作。除了盐外(盐是官营,不准私卖),其他调味料给分别低了个市价二到三文不等。
虽是不多,许明本就是想着自己总归每个集市都来镇上,进货方便。在村里整这么个小卖部,不但方便四周的村户人家。自己也能赚个小钱,蚊子小也是肉不是。反正也是顺带手的事。
一切办妥,货也进了个七七八八。选在了五月初八这天开业。
许明又自制了点爆竹,在门前放了。他和长泽还画了不少宣传单,正面写着小南村-良明小卖部,下面画了一些酱,醋坛子,糖,杂粮面等。这杂粮面许明进价是两斤9文,市价一斤卖5文钱,两斤才赚一文。许明都觉得自己赚的是一个乐呵!
这爆竹刚放完,村里好多人都过来看热闹!许明也没让大家白走一趟,炒了花生,分给大家,让大家以后家里缺什么了,可以到这来买,跟镇子上一个价。也有小菜,辣酱卖。
许明话音刚落下,就见葛翠花不知从哪窜了出来,一屁股坐在了小卖部门前。扯开嗓子就嚎了起来:“大家伙可给评评理哟!虽说这嫁出去的哥儿泼出去的水,可这样没心肝的东西,连自己亲爹都不要了呀!”
王良气的上前就想把人赶走,被许明一把拉住冲他摇了摇头。
沈长泽记得这个妇人,去年就是她在路上,对着两个爹爹指桑骂槐,最后她儿子被大爹爹丢进了路边地里。小爹爹一直未对他说起过这人和他的关系,他也很少自己去村里。所以有些事他都不清楚。
许明拉着王良站在一边,他倒要看看葛翠花今天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旁边的人也都吃着花生看热闹,嘴里不停嘀咕:“这葛翠花整的是哪一出,我记得去年不是她把明哥儿赶出了家门,听说还签了断亲书。还是村长给办的。”
“可不是吗!”听见的人正好当晚在场,用胳膊捣了捣刚才说话的人,小声说道:“我跟你说,那天晚上的事,我全知道,当时王良小子救了他们家明哥儿,葛翠花和他那儿子可是死活没让明哥儿进门,最后还是村长出面,王良小子给了许家二两银子,与许家签了断亲书。”
“那她这是闹哪一出?”
“还能哪一出,这是看人家日子好了,眼红了呗!”
要说为啥葛翠花选在了这一天,还真不是她心眼多,她虽是一直想来闹上一闹,却还是有些害怕王良的。
这不昨天许大力去镇子上做工,摔伤了腿。被同去干活的人送了回来。只把前几天的工钱给结了,受伤的事却没给个说法。葛翠花在家骂了半天,这短期内是干不了活了。眼看着就到了麦收的时候,却把腿给伤了,想想都晦气。
幸福的时光,总会感觉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收粟米的时候。
天刚破晓,王良便拿起镰刀去了田里。
许明也起身煮上粥,热上几个昨天提前做好的火烧。等煮好热好,又取了一碗黄瓜泡菜,半碗鸡肉辣酱。
这才起身锁门,去喊王良回家吃饭。主要是家里的地离的不远,要是远的话。就得去送饭了,不然这一来一回的,也耽误时间。
家里的小孩这几天已经可以下地了。只是让许明愁的就是,还是一直没开口说话。许明都有些怀疑,这么好看的小孩,该不会是个哑巴吧。呸!呸!呸!不会的,不会的。大吉大利,今晚吃…鸡..没有,吃萝卜吧。
小山每天都会来陪他玩一会。最近一段时间家家都得收粟米,想着应该会有几天不会来了。小山一向是个懂事的。
这会天也就才刚大亮,到了自家地头。王良已经割了不少了。家里地不多,今天就能全部割完收回家.想着一会回家吃完饭,让小孩看家。自己也过来帮忙。
“相公!回家吃饭啦!”
“哎!”王良远远的应了一声。
虽说都是一个村的,偷粮食这种事,从没发生过。不过农收时一般都会留人,在地里看着。割下来的,收回家里才能放心。
王良来时也拉了板车过来。把割好的粟米捆好放在车上,满满当当一大车。用绳子绑好。防止半路掉下来。许明在后面给相公推车。
回到家直接把车拉到后院,卸在碾好的院里。先不散开就这样码好整齐的先堆着。全都收回后,还要先把上面的粟穗割下来,再晒干。用石碾拉着,围着院子里碾上几遍,直到把粟米碾拾干净。再把干净的粟米装好,等税官来给称算粮税。
大文朝粮税是收十税一。也就是打10斤粮得交1斤粮税,可以交粮,也可以折算银两,交银钱。
两人忙完回到前院,看到小孩给打好了水。许明高兴的忍不住夸奖道:“谢谢你!原来你这么棒呢!”迎来小孩看白痴一样的目光。
许明:又是想玉儿的一天……
盛好粥,给小孩的碗里加了红糖搅匀。还好小孩爱吃甜。又给他拿了一个热好的肉火烧。昨天许明烤了几十个烧饼,又烤了十几个肉烧饼。要是鲜肉的更香,只是现在没有冰箱,鲜肉放不住,许明是用上次做的坛子肉做的。相公收粟米正是累的时候,营养必须得跟上。
给相公也拿了肉烧饼,还给人又往里放了点鸡肉辣酱,相公爱吃这口。小孩身上伤还没好利索,许明暂时没敢给他吃辣的。又单独给他炒了个鸡蛋。
吃完饭,越搓越勇的许明,告诉小孩乖乖休息看家。自己和相公一起下了田。
看着夫郎拿镰刀的架式,吓得王良让夫郎赶紧把镰刀放下,帮忙把自己割好的捆好就成。割粟米这种事,放着他来就行。
许明想着也成,干啥不是干。革命的螺丝钉,哪钉不是钉。
两人一起干,快了不少。要以前王良自己得整一天,才能都弄回家,两人一起干,半天就都收回家了。
吃过午饭,两人就开始割穗头。剩下的谷草可以当柴烧,喂牛,修屋顶。许明则想着天冷了用来盖他种的韭菜。没有大暖棚,也不知道盖好管不管用。总要试过才知道。万一可以,冬天也有韭菜吃了。
割完粟穗,平铺在院里,就等晒干了。要是太阳好,两三天就妥了。晒的这几天,也不闲着,王良抽时间把地给翻了。等入了仓。把冬小麦种上,浇了水。这秋收才算是忙完了。
两人忙忙叨叨三四天,终于收完,冬小麦也种好了。
还有两天就是集市了,得准备集市卖的东西了。黄瓜,鸡蛋,这些都得去买好,鸡蛋可以少买点,这次不知道能卖多少。
想着饼干,鸡蛋糕各20斤吧,泡菜,辣萝卜条,辣酱这次多弄点,刚秋收完,正是庄户人一年中最富足的时候。说不定生意能好些。小菜各做上30斤,萝卜辣肉酱做10斤。萝卜剩的也不多了,还得再买点萝卜。
许明说了需要的东西,和相公分头行动,收菜的收菜,收鸡蛋的收鸡蛋。
等东西收齐,又发现糖不够了。只做饼干蛋糕肯定是够的,只是许明还想做些果酱:山楂酱,海棠果酱。应该好卖。抹在蛋糕或是饼干上,又或冲水喝,味道都不错。
看着夫郎发愁的样子,王良宠溺的捏捏他的脸蛋。说去镇上给他买糖。顺便去找大哥打听一下,最近可以有报官丢孩子的。许明感动的亲亲自己的小相公。让他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许明在家里也是一阵忙活,洗菜,切菜,腌菜。再洗菜,切菜,炒辣酱。小孩乖乖的坐在旁边看着,不时帮忙洗菜,添柴。虽是一直不曾开口说话,也十分讨人喜欢。
做完这些,又开始洗山楂,海棠果,再将它们去核,最后用家里的糖,先做好了两种果酱,冷却后装在坛子里。
先各做了十来斤,海棠果摘的少,山楂多,一次做出来太多,要是卖不完,时间久了不新鲜,也容易坏。两种果酱又都给小孩尝了尝。看表情,也没看出他更喜欢哪一个。
晌午相公没回来,这来回路上就得两个时辰。估计去找大哥,晌午也定不会放他走。自己和小孩中午吃的炸酱面。
在原身的记忆里,许家一直吃杂粮面,像面粉,大米这些就没买过,粥就是自家种的粟米熬的。菜不是野菜,就是自家种的。买菜吃更是不存在。过年时会称点肉,原身也只有闻味的份。
这在村里别家夫郎要是这般花钱,竟是买些精细吃食,早就被揍一顿给休了。咋了,这是不过了!倒不是不想吃些好的,只是日子实在是太艰难。杂粮面能吃饱就是顶好的日子了。
这大文朝男子是可分得五亩地,女子,哥儿是没地分的。如果家里生的男孩多,地也多,长大干活的多,日子也会更好过些。
如果这生的全是哥儿,女娃,吃饭的嘴多了,地却还是那些,日子也会越过越艰难。卖哥儿女儿的也不在少数。养大出嫁了也是别人家的,都是赔钱货。这也是女子,哥儿活的艰难的原因。
吃完饭,许明让小孩去睡会,虽是痊愈了,还是得再多养养精神。
许明拿着镰刀去了菜地,虽然韭菜实在是长的不是很高,还是个宝宝。但是他已经不想再吃黄瓜,萝卜了。急需换个口味。
也不是他娇气,实在是现在深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好。谁再天天焦虑日子难过,没法活。强烈建议他来体验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治愈一切焦虑,抑郁,挑食,不好好学习。都是给惯的。
哎呀,不想了,他今晚上要包韭菜鸡蛋味的饺子。必须吃上。韭菜宝宝我来了,你们已经是成熟的宝宝了,年少有为,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咽下口水,唉呀妈呀,忘不了,嫩了更香。
割了足有半垄,看着够晚上大吃一顿了。这才喜滋滋的回了家。把韭菜择好。又泡发了一把木耳。要是有虾皮就更完美了。不想了,不想了,要啥自行车?
许明正美滋滋的,准备再剥头蒜,饺子不就蒜,香味少一半。美的还哼起了小星星。
小孩醒了,自己打水洗了把脸。坐在许明旁边,帮忙剥蒜。那稚嫩的小手,白嫩修长。显然不是剥蒜的手。一个蒜头被他抠的惨不忍睹。
许明怕他再辣到自己眼晴。温柔的摸摸他的头,让他去洗把手,帮自己去剥棵葱。然后就看到了一颗,被剥的细细的,只剩中间一层的小小葱。
许明忍着心痛,违心的夸道:“这葱你剥的很好,这么嫩,一会放在饺子馅里,一定好吃。你真是太棒了!乖!玩去吧!我这边已经没有需要你帮忙的了!”
显然小孩现在已经免疫了他的夸人方法。不会再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他了。他很欣慰。孺子可教也。只是一直冷着一张脸,完全不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哪能行。
这天还早,许明决定带他去抓鱼。也学了相公的样子,带上鱼网和水桶。领着小孩第一次出了家门。
两人来到一片浅水区,这地方一眼就能看到河底,水里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水很清时不时有几条小鱼游过。
许明本就不是真为了捕鱼,只是为了带小孩出来散心。希望他早点把心结打开。
装模作样的,学着相公的样子,把鱼网向河里一扔。鱼网却没有听话的散开,而是一堆整个掉在河里。许明尴尬的笑笑:“失误!失误!看我下一网给你捞个大鱼上来!”
把鱼网拽了上来,这次用了十成的力,差点把自己都扔河里。鱼网还是一坨的沉了底。小孩的眼底竟然还有了一丝丝不屑。
许明有些怒了,我不要面子的吗?再次拽上鱼网,想着一定是要用巧劲。自己给它像打水漂那样扔出,一定能成。这次巧劲用上了,鱼网完美的也撒开了,只是撒在了自己脚面上。
许明有点想相公了,他还是相公的宝宝。没有相公他可怎么活!
老子信了你的邪,这次也不讲究了,用力往远处一抛,鱼网完美打开落水。许明得意的向小孩扬了扬头。等差不多,就开始往上拉网。
拉上来给许明乐完了,竟真让他捞着一条,看样子也有一斤多。小孩在旁边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许明让他的表情给逗乐了,什么意思,不相信我的实力。哈哈哈哈,好吧,他自己也不相信。不过这鱼吃了没事吧,不会影响智力吧。
后面又抛了几次,好吧,果然那条鱼应该是智力有问题。一条也没再捞到。那也不错,总归没有空手而归不是。
这里水浅,许明让小孩乖乖坐在岸边的石头上。自己则脱了鞋子,卷起裤脚,下了河。想看看有没有小螃蟹啥的。河里水凉凉的很舒服。许明摘了根芦苇,编了个草蜻蜓给小孩拿着玩。
自己慢慢的翻动河底的石头,看看有没有小虾或螃蟹。小河虾倒是有,只是不好抓,螃蟹是一个也没看到。竟是有不少田螺。许明来来回回捡了不少,看着得有一小盆,想着带回家,吐几天泥沙,给相公做个辣炒田螺。
看天不早了,不知道小孩开不开心,自己玩的挺开心的。抱着摸的最后一捧田螺准备上岸。心里美滋滋的冲着岸上小孩笑。却见小孩却猛着站起身,不停的向自己比划。
“啊?你也要下来吗?”许明完全猜不到小孩的意思!站在原地思考,认真的看着小孩的动作。
“树上有蛇!快躲开!” 许明抬起头,又和一条菜花蛇看对了眼。“啊~”尖叫着扔了捧着的一把田螺,摇摇晃晃的往岸边爬去。蛇肉是很香没错,可他真的也是很怕。
爬上岸的身子,还有些发抖。没有相公在,只能自己坚强。身子不受控制的抖着,还不忘尴尬的冲着小孩笑道:“没事的,吓到你了吧!只..只是条菜花蛇。没…没…没毒的!”
小孩竟学着他的样子,抱着自己,轻轻拍着自己!好吧,看来自己对蛇的恐惧,被小孩也发现了。只是许明猛的看向小孩,小孩原来是会说话的!
再有几天长泽也要放年假了。王良坐在牛车上,等着长泽从夫子家下学出来。不到半刻,人便从夫子家里出来了。
“大爹爹!等很久了吗?”沈长泽看到王良,加紧两步跑了过来。
“没有!刚到一会!快上车!”王良把手中的汤婆子递给沈长泽。让他坐好。
“你小爹爹晚上做红烧排骨,没让给你带点心。饿了喝口水先垫垫!”说着把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竹筒递给长泽。
“谢谢爹爹!”
“坐稳了!”两父子都是沉闷的性子,两人凑一块,一路上更是没几句话。
到了家,王良把牛车赶紧卸了,许明已经给他们备好了洗手的热水。让两人赶紧烫烫手,暖和暖和。
饭已经都做好了,在灶上热着。盛好就能开饭了。
热腾腾的红烧排骨端上桌,给每人盛了米饭。又一人一碗粟米粥。天冷,喝点粥身上也暖和。
“长泽!吃块排骨,尝尝小爹爹做的味道怎么样?”许明夹了一块先给了沈长泽,又夹了一块给相公:“相公!你也尝尝!可喜欢?”
“好吃!小爹爹!你做的饭菜,都好吃!”沈长泽这话真是发自内心的。不管什么东西,到了小爹爹手里,做出来的味道就会格外的好。
“明儿做的,我也都喜欢!”王良是夫郎的死忠粉,自是也不会吝啬对夫郎的夸赞。
自从到了冬季,天一冷外面开始结冰。许明便在外面放了一口缸。里面放了豆腐,猪肉,排骨。都分成一份一份的,吃就取出一份,化开直接做菜。王良直夸夫郎聪明。
冬天是真的冷,晚上睡觉屋子里放了火盆,被窝里放了汤婆子。许明还是被冻的直发抖。没办法习惯了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的生活。实在是有些受不了这里的纯冷。
冬天许明特别爱抱着王良睡,相公的身上暖和的很,像个自发热的大暖炉。想着泽儿自己一个人睡,会冷些,给他装了两个汤婆子,抱着一个,脚踩着一个。再盖上两床厚被子,屋里也点了火盆。就算泽儿说可以了,没多冷了。许明也还是觉得他冷。
不行,过了年,一开春。这房子就要着手准备了。这床他也不准备做木头床了,直接砌火炕。这夏天可以忍,冬天真忍不了呀。
除此之外,许明还有一个小想法,就是盖房子时,他想单独拿出一间来开个小卖部。里面卖些酱油,醋一类的。周围的几个村子,许明都打听过,没有小卖部一类的。都得去镇子上买,镇子上这一去就是一个时辰,一来一回两个时辰。还是有些不方便。
周围几个村子,都相隔个几里地,来回半刻钟,可比去镇上方便多了。到时候找几个人去周围村子发发传单,宣传一下。这传单他准备用画的,因为村里人都不识字。
转眼便到了年二十九,年关最后一个集了,泽儿也放了年假。陪着爹爹们看摊子。过年了准备的比平时也多了一些,一些村户人家竟也咬着牙买个半斤小菜和辣酱尝尝鲜。饼干,蛋糕卖的也比平时多些,自己吃或是过节走亲戚当个节礼倒也体面。
忙到下午才算收了摊子。去买了肉,油,糖,果子,红纸,一小罐羊奶。许明还去了药店买了些硝石和硫磺。王良不解地问夫郎买这些干嘛?是生病了吗?许明只是笑咪咪的跟他说,这是秘密。
“少君用些水吧!”风九拿出水囊让许明和王良用了些水,到了辉州境内,虽还未脱离险境,却比之前要好了很多。可以让少许明在这里稍作休息。
许明脸色白的已经有些不成样子,喝了水,闭着眼睛靠在王良身上休息。看得王良又是一阵心疼不已。
“郎君!虽已是辉州地界,也恐多留生变!再有一个时辰便到了辉州府城。到时再让少君好好休息。”风九奉命保护公子两位爹爹的安全,不敢有半点差池,看少君脸色不好,也是心有不忍,可总归还是到了府城,心里才算能完全踏实。
要到辉州府城,必经冠峡山险地。这里也是辉州与安平镇所在的明州,完全隔离开来的地方。过了冠峡山再行半个时辰,才算是真正到了辉州府城。
这冠峡山之所以被称为险地,因为两面皆是陡峭石山,只留中间一条路可以通过。自辉州以北出现叛乱,冠峡山险地也被辉州府军控制。
经过冠峡山时,许明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里就是泽儿父母亡故的地方。想到泽儿,许明又忍不住的心疼起来。也不知道泽儿现在怎么样了,是生是死。这些人虽然路上对王良和自己都以礼相待。可是他是不敢完全信任他们的。他现在所想的,只是希望泽儿平平安安的。不要有什么事情才好。
一行人终于到了辉州城外,只是刚到城门,便已有人赶紧悄悄去送信了。
辉州总督府内 。
沈长泽也是一夜未眠,等到来人回报已安全接到两位爹爹入了府城。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他此刻已能想象的到,一会见到面时,小爹爹对他的担忧和喜悦,随之而来的,还有大爹爹知道真相后的雷霆震怒。
沈长泽本是想出城迎的,只是也不确定爹爹他们过来的时间,等来人回报时间又有些来不及了。这会忙出了府门,身后还跟着辉州一众的官员一起等着迎接两位爹爹。
郑伯和乔伯昨天保护沈长泽时也都受了伤,都还在卧床休息。沈长泽的手臂也受了些轻伤,已经让人包好,穿上衣服遮挡了起来。他可不敢也不想再让小爹爹担心。
风九带着王良一行众人,直接骑马到了总督府的门口。
王良还未下马,一眼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沈长泽。虽是心里有万千的疑惑。但总算看到泽儿平安无恙,心中的大石也算是先落了地。
许明有些头晕,此时看到泽儿,身体上的不适,也被抛在了脑后。抱着马的脖子就要自己顺着滑下马背,吓得王良急忙翻身下马,再将夫郎抱下。
许明人都还未站稳,便含着泪着急上前查看沈长泽的安危。
沈长泽看着王良和许明,还不等小爹爹开口,便上前一步“噗通”一声跪在了小爹爹面前。身后的官员齐刷刷跟着跪了一地。
许明哪见过这个阵仗,他虽到了这个世界有些年头了,可也没有跪人和被跪的习惯。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泽儿,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让小爹爹看看!”
“泽儿不孝!让两位爹爹担心了!”
王良见人无恙,心中大石虽已落下。此时却也眉头紧蹙的盯着沈长泽。显然对沈长泽隐瞒他们,并让夫郎为他担心这事,很是恼怒。只是有这么多人在场才隐忍未发,“你还知道你不孝,你可知道小爹爹有多担心你。你迟迟不归,他便在家门等你到半夜!”
坐着马车慢悠悠地出了城门,城外地里种的也多是清一色的粟米,只偶尔能看到少部分种的玉米。许明不禁心中有些疑惑。他印象里玉米产量可比小米多多了。现在普遍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不是更应该种植一些产量高的作物吗?
进了军营,许明和王良都没进主营帐,怕给泽儿添麻烦。长泽以为爹爹们是不自在,便也没再强求,让风九陪着他们在军营里转转。
军营里的士兵训练的井然有序,冷兵器时代,练的都是刀枪棍棒。练兵场上传来阵阵“杀~杀~杀~”的操练声,简真震耳欲聋。听得有些热血沸腾的两人不知不觉中便瞎逛了一个下午,看着什么都新鲜。
王良担心夫郎累着,扶他在一块石头上坐着歇息。许明虽好了大半,却也还没好全,这一停下来,感觉便有些饿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相公说道:“相公!我有些饿了!”
“怪我,忘了你身子现在虚弱,饿不得,也忘了给你带点吃的!风九,伙房里可有吃食!”王良怕夫郎饿坏,想着先去伙房找点吃的垫一下。
“主君,有倒是有,只是不知少君能不能吃的习惯!”风九也没想到少君这会饿了,殿下本意是回府用晚饭的,所以并未准备吃食。
“这有什么吃不惯的,我们一起直接去伙房看一下吧!”许明没想到这说饿就饿的厉害。
到了伙房,做饭的火头兵正准备晚上的伙食。看到风九带人来找吃的,忙拿了刚做的杂粮馒头,还给盛了一碗粥。这粥还是特意给他捞的稠的,也有些稀的可怜。咬了一口杂粮馒头,刚做出来味道不错,只是竟连点小咸菜也没有。
许明忍不住问风九:“这馒头,平时军营中人,是按数量分配,还是管够?”
“少君,这平时杂粮馒头是一人两个,一碗粥。税收不足以支撑军粮供应,所以也只能限量。”风九如实答道。
许明点点头,道理他也明白,除了税收,再买粮也需要军费。这军费也是要从商税中出。不免又想到了现在粮食的产量,如果能提高一下,这粮税自是也会有所增加。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带动了经济,其他税收自是也会成比例增长。这样既解决了税收问题,又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以前许明可没什么大觉悟,更没什么大格局,他只希望自己的小家平安顺遂。自家地少,没指着地过活。既使知道肥田的法子,也没想要去做这些,还不如自己做点小买卖多赚点银子。
现在不一样了,东部十六州都是泽儿的。泽儿要收复自己的江山,给自己和亲人报仇。他也想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泽儿。
许明也不好多吃,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碗粥,向伙夫谢过便离开了。
日落前,一行人又坐车回了府。
晚饭时,许明问沈长泽道:“泽儿,我看路两边庄稼多种粟米,为何玉米比粟米产量更高一些,却种粟米的更多一些?”
“小爹爹玉米产量比粟米高不了多少,收起来杆却更多,也更难收一些。且价格比粟米也略低。所以种的人反而不如粟米多。”
“哦~原来是这样!我想到一个肥田的法子,想着先找块地试验一下。以前咱家地少,我也便没把心思放在地上,现在不同了,如果这十六州的庄稼都提升了产量,对你也有莫大的助益,百姓日子也能好过些。”许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沈长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