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帕拉小说 > 其他类型 > 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无删减+无广告

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无删减+无广告

缺席你的婚礼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看完于谦的点评视频,朱家景泰位面以前的列位皇帝先后暴走了。在一番噼里啪啦下,他们各自眼前的桌椅就没有完好无损的。朱元璋评价于谦是“社稷之臣”,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于谦他完美地契合了干吏、清官、能臣所有的优点,在危难之际对大明有再造之功,又在皇位更迭之时,舍小家而保全了社稷。于谦他无愧于天下人,无愧于大明,无愧于朱家,是朱祁镇为了逞一时私而欲擅杀国士。这种恶政的影响极其恶劣!今日有于谦舍家为国,最后却背负了污名而死,他的妻小戍边,所有举荐的文武大臣统统被归入了于谦党人。杀的杀,贬的贬,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这些抵御了也先的功臣们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处置,这日后谁还愿意为他朱家效死!这些人的一腔忠义到了最后居然一文不值!为我大明效忠吗?菜...

主角:松赞干布李世民   更新:2024-12-15 19: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松赞干布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缺席你的婚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完于谦的点评视频,朱家景泰位面以前的列位皇帝先后暴走了。在一番噼里啪啦下,他们各自眼前的桌椅就没有完好无损的。朱元璋评价于谦是“社稷之臣”,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于谦他完美地契合了干吏、清官、能臣所有的优点,在危难之际对大明有再造之功,又在皇位更迭之时,舍小家而保全了社稷。于谦他无愧于天下人,无愧于大明,无愧于朱家,是朱祁镇为了逞一时私而欲擅杀国士。这种恶政的影响极其恶劣!今日有于谦舍家为国,最后却背负了污名而死,他的妻小戍边,所有举荐的文武大臣统统被归入了于谦党人。杀的杀,贬的贬,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这些抵御了也先的功臣们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处置,这日后谁还愿意为他朱家效死!这些人的一腔忠义到了最后居然一文不值!为我大明效忠吗?菜...

《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看完于谦的点评视频,朱家景泰位面以前的列位皇帝先后暴走了。

在一番噼里啪啦下,他们各自眼前的桌椅就没有完好无损的。

朱元璋评价于谦是“社稷之臣”,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因为于谦他完美地契合了干吏、清官、能臣所有的优点,在危难之际对大明有再造之功,又在皇位更迭之时,舍小家而保全了社稷。

于谦他无愧于天下人,无愧于大明,无愧于朱家,是朱祁镇为了逞一时私而欲擅杀国士。

这种恶政的影响极其恶劣!

今日有于谦舍家为国,最后却背负了污名而死,他的妻小戍边,所有举荐的文武大臣统统被归入了于谦党人。

杀的杀,贬的贬,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

这些抵御了也先的功臣们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处置,这日后谁还愿意为他朱家效死!

这些人的一腔忠义到了最后居然一文不值!

为我大明效忠吗?菜市场一日游哦!

作为唯一的宣泄口,聊天群彻底炸了!

不少帝王都在艾特朱祁镇,要求他出来挨打。

朱元璋:“朱棣,你是怎么教的?我看你这个皇帝也别当了!”

朱棣:“我也很生气啊,这种鳖孙,你要问朱瞻基那个孙子。”

朱厚照:“太祖,太宗(嘉靖改成祖),估计他现在正在懊悔吧,你们看……”

众人点开了朱厚照的视频,原来于谦的点评视频画面黑下去之后,并没有结束。

等了约莫五秒钟后,熟悉的鎏金字体加机械音再次配套出现。

朱祁镇获得叫门天子称号,有效期三十年,削去寿元十年。

于谦获得救时宰相称号,有效期终生,奖励寿元十年。

正统位面,北京皇宫一处宫阁里。

朱祁镇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万古春秋上的名字变成了叫门天子。

同时他的头像也变成了叫门天子四个血淋淋的大字。

只是不知道这上面的血是属于那些枉死在土木堡一线的军民,还是于谦等景泰朝救亡的臣子。

嬴政:“你看看,你们老朱家的皇位更替非要扯上这么多的人命,难道朱祁钰死后,他朱祁镇一系不能正常复位吗?”

刘邦:“就是,这个朱祁镇完全是被这些夺门功臣给架上去的,他复位后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打杀了曾有匡扶社稷之功的于谦等人,真是是非不分!”

刘彻:“确实,即使他成不了皇帝,他的儿子未必不能,说到底这皇位势必要在朱祁镇、朱祁钰这个大宗里产生。”

李世民:“也不知道这小子是真的为了报复这些景泰朝臣子,还是真的觉得不杀于谦的话,他的嗣位法统不正!”

朱元璋:“这个蠢材……得到这个称号也算是求仁得仁了!我现在是怕他连朝堂都无法掌控了。

即使他恢复了帝位,这些为了个人富贵而强行发动政变的家伙能真心为国吗?”

朱厚照:“太祖高见,这些人为了个人富贵,发动了宫廷政变,等他们得势后普遍桀骜不驯,最终自食恶果了,他们所谓的夺门政变是为了国家也成为了一个笑谈……”

朱棣:“别说了,再听下去就是在侮辱我的耳朵了。那于谦等人是否被平反了?”

朱厚照:“嗯,虽然于少保没有在正统帝复位后的天顺年间平反,但是在成化年间,朝廷便着手恢复了于少保的官位,为其立祀,让天下人都传诵他的功绩。”

郭荣:“昏君一个!”

乾隆:“就是,丧师辱国不说,还擅杀国士,这简直就是一个蠢货。”

朱厚照:“呵呵……干你屁事!”

乾隆:“呵呵……这个冤死的榜单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这说明了我大清起码没有蒙受了这等奇冤的功臣。

也就是说即使不论我大清灭了你朱明,只论这个,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朱厚照:“胡无百年国运,你们这些胡人王朝先不论能不能统一全国,即使真的统一了,能够享受百年国祚也很难了。”

乾隆:“反正日后还会有别的榜单公布,咱们走着瞧!”

司马炎:“这小子这是不敢露面了吗?之前被诸位艾特了那么多下,他怎么还不出来告罪呢!”

李治:“我要是他……我不可能是他,正常人都做不到他这个地步!”

武曌:“这样器量狭小的人居然也配称帝,若非是他的身份就摆在那里,这种人我看都不看他一眼。”

李世民:“武曌,你也别太张扬了,我可是听说了你不少事儿呢!”

武曌:“哦?说来听听!在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说了什么?”

李隆基:“莫吵了,莫吵了,都是自家人,别让别家看笑话了。”

王莽:“女子居然能当皇帝,简直是天下奇闻。”

武曌:“对,只要符命够多,皇位就是交给女子又有何妨,再不济我也会哭师、厌胜啊!”

王莽:“……”

赵匡胤:“唉,我感觉下一个会是我大宋,没准就是在徽宗、钦宗这两人中产生。”

胡亥:“赵家的开国太祖倒是有自知之明!”

朱厚照:“不不不,我倒是觉得可能跟你们家另一位入群的帝王有关。”

赵匡胤:“额?他不是中兴之主吗?”

乾隆:“他说你就信啊,想多了吧,我也投他一票。”

赵构:“……”

朱棣:“群主干嘛去了,怎么一直都没有说话?”

王莽:“好像是去挺尸去了。”

司马炎:“挺……挺尸?这么猛吗?”

“……”

正统位面,北京皇宫。

朱祁镇眼巴巴地刷着视频,期望下一个点评视频早些出来,早日把他从众人的焦点中解救出来。

这种被人戳脊梁骨的日子太难受了。

今日早朝的时候,他觉得所有的人似乎都在偷偷地打量着他,眼神里布满了怜悯、蔑视……

没有让他久等,第三名的视频果然被他刷出来了!

史上四大“死”得最冤的功臣。

……

……

此次榜单仅仅参考秦王朝以后的历史事件,排名采取时间顺序,不分先后。

视频进入正题后,依旧是刑场标配。


大唐自开元开边,大兴募兵以来,有勇力的人鏖战陇右安西,博取功名富贵;有才学的人入幕帅府,执笔机要文字,参赞军务。

全国上下人人尚武,无数的人为国家奋战数十年,方才有了今日的盛唐气象。

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信仰。

多少年来,西面、北面的露布报捷层层传递,直抵长安,将边地的喜讯传递给长安上下。

而经过朝廷宰辅们的商议,对于边地将卒士吏的功名、赏赐又层层通传,发放到了每一个有功将卒士吏手里。

长安是进献敌国俘虏,享受夸街的所在,长安不容亵渎!

长安兴庆宫里,李隆基失魂落魄地瘫靠在桌案上,整个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

“长安……长安破了?”

“长安……长安破了!”

“……”

他李三郎两次密谋政变,担着破家的风险,将脑袋挂在腰间,终于将韦氏、太平公主的势力全部清除出朝堂。

他李三郎励精图治二十余年,终于慢慢组建起了一支支强横的新边军,为大唐开疆拓土,镇守四方。

他李三郎做了那么多,让大唐再次荣耀,最后却被一个胡人带兵破了大唐的国都,结束了大唐的盛世。

这场平叛长达八年,东都、长安都先后沦陷,那大唐还有未来吗?

李隆基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手造成了李存勖困居河东的人居然是他,居然是他为子孙酿下了无穷的祸患。

那他在后世青史上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呢?

是一手葬送了大唐的辉煌?

还是昏聩无德使得国家四分五裂呢?

在李隆基深陷自我怀疑中,万古春秋的奖励开始公布。

李隆基获得万古春秋武帝认证,特此颁下奖励!

红薯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土豆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玉米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棉花种子及种植、使用手册一份。

精确世界地图一份。

航海技术手册一番。

削去李隆基、杨国忠寿元三年。

密密麻麻的的奖励物品名录让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最后一个误国者的标配还是第一时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嬴政:“活该,不得不说仙人这次做得很合理,不过这红薯、土豆、玉米、棉花究竟是何物?还有这世界地图真的是囊括四海的地图吗?”

刘邦:“这些作物看起来应该是有利于大唐的,而这次奖励中唯一受损的人就是李隆基了吧……咳咳咳……”

刘彻:“唐人尚武之风不下我大汉,可惜不得其主,唐军四十多年的攻略在安禄山南下的那一刻尽数付诸东流!”

王莽:“朕重华夏而轻夷狄,四疆安定,百姓乐业,这武帝中朕势必有一席之位,我大新一定可以成为国祚八百年的强国。”

刘裕:“仙人为何没有给我们奖励这四物,难道是我们给的打赏太少了吗?”

杨广:“这四样仙物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朕也一定要搞到手!”

李世民:“这个李隆基既然已经得知了自己的功过,就少犯糊涂,否则要是让我知道了他是谁的儿孙,我非打死他父亲、祖父不可。”

“谢仙人!”

李隆基回过神来,双手冲着空中合十道。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意那三年的寿禄了,能够得到仙人的正面奖励已经让他颓丧的心境有所缓和。

在万古春秋没有点评他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千古明君,却没想到他治理国家的后半段出现了那么多的弊病。

他的昏政甚至一度动摇到了国本,这是他万死难推的罪责。

不过好在现在才是开元二十五年,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弥补、改善。

看着手里的世界地图,李隆基赞叹不已。

“原来西方不止有大食国,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国家……”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长安城未央宫。

一处宫阁里,刘邦止不住地咳嗽:“看来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就在他感叹时日不多的时候,万古春秋上跳出来一条通知。

风起华夏向你发出聊天群邀请,是否加入聊天群?

“聊天群?咳咳咳……这是什么东西?”

“不过既然是仙人的邀请,朕岂有不从之理。”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包括始皇帝在内的另外四个位面。

毫无例外,每一个人都选择了加入聊天群。

只不过现在聊天群正在禁言中,他们只能望着那灰白的输入框不明所以。

因为群主陈铭正在工商局跑手续,他准备办一个小的工作室,作为平时消磨时间的去处。

经过了小一周的考虑,本来就是外来客的陈铭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临安市发展。

打车回住处的路上,陈铭开始浏览临安市的别墅区。

认真地浏览别墅的价格、地段,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拥有一套不会有复杂邻里关系的独栋别墅应该是每个人的梦想吧。

从这方面讲,老王说得也没错,一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

而他现在却因为万古春秋的存在轻而易举地就实现了这一个目标。

感谢万古春秋,感谢列祖列宗!

回到住处后,陈铭趿拉着拖鞋躺到了床上。

将几个地段标在地图软件上,做好了日程安排后,陈铭便打开了万古春秋。

看到了五位帝王都已经加入了聊天群,陈铭又翻身起床,坐到了桌子前。

他将禁言打开,在屏幕下方便显示了一个时长为十分钟的倒计时。

李渊:“可憋死朕……我了,仙人?”

杨坚:“你怎么也在这里?难不成真的是你建立了李唐?”

李渊:“……”

朱元璋:“没错,李唐就是他李渊建立的。”

杨坚:“李渊,你个逆贼!”

李渊:“你听我解释……”

嬴政:“这么说你们都是后世的帝王了。”

朱元璋:“始皇帝好!”

李渊:“始皇帝居然也在,这个群果然有意思啊。”

杨坚:“李渊,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抢你表弟的皇位不觉得害臊吗?”

李渊:“……”

陈铭:“各位帝王,你们身处不同的位面,其他位面造成的帝位更迭已经无法更改,与其计较这些没用的东西,倒不如好好治理国家,使得国祚绵长。”

朱元璋:“仙人所说有理,没有想到真的有万朝的存在,每一个朝代都是一条独立的线,仙人果然鬼斧神工,造化夺天!”

陈铭:“如大家所见,聊天群的开启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到谩骂上。具体的时间限制请看底部的倒计时。”

嬴政:“仙人说得有道理,你们都是位于我大秦后世的帝王,难道对王朝更迭还没有基本的认识吗?

哪里会有不灭的王朝,大家都是做皇帝的,不要跟市井小民一样,咋咋呼呼的。”

嬴政毕竟是始皇帝,另外几个人还是给面子的,都乖乖地止住了话头。

嬴政:“仙人,我大秦传了几代,又是哪个不肖子孙丢掉了大秦的江山,烦请仙人告知?”

陈铭:“嗯……汉高祖难道没有在用万古春秋吗?”


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咸阳宫。

嬴政起身缓缓踱步走到了大殿中央,对着一旁的蒙毅、李斯说道:“你们觉得这汉朝是否跟我大秦有某种联系呢?”

蒙毅同李斯对视了一眼,再同后者点了点头后回道:“臣以为,我大秦和汉朝之间应当是有一定关系的。

臣观后世北方草原上的游牧部族也同我中原王朝一般兴衰更迭不断。

这匈奴既然是大秦和汉朝都要面对的敌人,那么料想这刘汉应当与我大秦间隔时长也不会太久。”

李斯听得连连点头:“臣附议!”

“若朕说我大秦二世而亡,你们信吗?”

“陛下!”

说一说王朝更迭没关系,毕竟事实就在万古春秋上明摆着呢!

但是大秦二世而亡,这是我们敢评论的话题吗?

听到嬴政的话,蒙毅和李斯诚惶诚恐,连忙跪了下去。

嬴政可没有照顾两位臣子的心情,毕竟他正在气头上呢。

于是他接着问道:“你们说这汉朝的皇帝姓刘,这刘邦也姓刘,那刘邦会不会就是那汉朝的开国皇帝呢?”

跪倒在地的李斯已经开始骂娘了,以前他还羡慕蒙毅圣眷不衰,经常陪着始皇帝看万古春秋。

但是现在他已经开始后悔了,为什么今天非要来这里受罪呢,在家里好好享受不好嘛!

“陛下,怎么可能!我大秦铁骑纵横南北,谁能打得过我秦军。而且刘邦那人年纪都一把了,若非是有陛下照拂,他一个小小的亭长能有什么出息!”

“你看我就说了吧,刘邦怎么灭掉我大秦呢!”

嬴政的话声音很小,像是自言自语,他这样的行为更令两个跪着的臣子心怀大恐怖!

“起来吧!”

没有让两个臣子彻底完成赴死的心理建设,嬴政最终还是收起了自己的威仪。

是的,他太憋屈!

大秦在他的手里奋六世之余烈,削平诸国,北逐匈奴,南平百越,海内为郡县,法由一统,功过五帝!

而这么一个强横的大秦居然被刘邦那样的家伙给灭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就在大殿内的气氛极度紧张的时候,一声细长的唱名声响起。

“公子胡亥到!”

胡亥嬉皮笑脸地走进了大殿,当他正准备向嬴政行礼的时候,赫然发现嬴政射来了一道冷冷的目光,吓得他直接打了个冷颤!

我怎么感觉父皇好像想要掐死我!

没有让胡亥失望,嬴政大踏步地走向了胡亥,然后一脚就把胡亥给踹飞了!

“父皇(陛下)!”

看到了嬴政这么一番动作,这下殿里直接三脸懵逼了。

“孽障,你是不是意图勾结那赵高欲行大事啊?”

胡亥想起了一向深得帝心的中车令赵高今天被活活地打死了,心里更加害怕了,他趴在地上回道:“儿臣不敢……”

嬴政看着胡亥那抖个不停的身影更加愤恨了。

“敢情我的大秦就是毁在你这一个孺子的手里了!”

嬴政在心里歇斯底里地将胡亥痛骂了一顿,不过经过了这么一发泄,他的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

“给朕滚起来!”

“是!”

胡亥这才揉了揉膝盖,在李斯的帮助下,站了起来。

“你从今天开始给朕研究研究西域的路线,等这个武帝视频盘点完,就给朕带人去西域看一看,搞不回来西域的地图,你此生就别回来了!”

“父皇,这……这……”

胡亥激动地说不出话来,那汉朝的使臣出使西域,动不动就得动刀动枪,他这小胳膊小腿的还不够人家折腾的。

与其去那域外之地,他还不如被他父皇给踢死呢!

“怎么人家的儿子一个个的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我这里就……”

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长安未央宫。

对于刘彻上榜,满殿的人都很高兴。

他们心里一开始认定刘彻是一定会上榜的,但是随着榜单的公布,他们发现要不是有小传和一些背景介绍视频的存在,这些朝代居然完全是分离的。

也就是说后世王朝更迭不断,两千余年间天下分分合合,但是每一段历史时期都会有人上榜。

而目前为止除了那个李唐出现了“两个”皇帝外,其余王朝只有一个帝王上榜,但是名单却只有十个空位,紧张得很!

因此,随着榜单的公布,他们也愈发没有底气。

没有人能够确定后世只会出现一个唐朝,也没有人能够确定汉室子孙中不会出现一位能够亲自统兵作战的军事大家。

武帝的两个标准中,榜单尤其看重第一条——军事大家,其次才是开疆拓土!

要不然实控北方的曹操,雄踞南方的刘寄奴,以及从河东一地起家的李存勖又怎么会上榜呢!

这些开国帝王不一定会一直打胜仗,但是他们在势力弱小的时候敢于亲冒矢石,兵行险着,拥有谁都学不来的胆识雄武。

“这些汉使能够借助我大汉的威德,顺利地完成使命才是朕频频用兵的考量,不出兵则大汉的威德不立。对于苏武,朕一定要提前给接回来。”

“此外,西域始终离不开匈奴人的侵扰,朕决定了这大宛还是要打……

“父皇!”

刘彻摆了摆手,示意刘据先听他说完:“只不过要晚上几年,汉家制度草创,朕要为你、为后世筑基!

不管这奖励是削去寿元还是奖励寿元,朕一人担之。”

出乎刘彻意料的是,他并没有等来熟悉的奖惩,视频居然继续播放了下去。

“居然还有……”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第三名,汉刘秀。

随着新的名单公布,各朝又是一顿吵闹!

嬴政:“又是他刘家的儿孙?”

刘邦:“哈哈,秀儿!看来两汉的谜团终于要揭开了!”

刘彻:“执金吾?这小子也太没有志气了吧!”

王莽:“嗯?刘秀?坊间有言‘刘秀当为天子’,原来这才是两汉,这刘秀予必杀之!”

画面完全黑了下去,但是各式各样的人声却传了出来。

刘秀当为天子!

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

打击人形外挂,人人有责!

陨石召唤之术!

优势在我!

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嬴政:“什么情况,刘秀这小子难不成真的得到了天助!”

刘邦:“这后世的谶语还真是简单直白,一点都不加掩饰!”

刘彻:“这都在说什么鬼话!”

刘秀:“人形外挂?”


四面开战。

建武二年(26年),当邓禹、冯异与赤眉军鏖战关中之际,关东的刘秀也处于多线开战的状态。

刘秀除了派万余兵马攻打了反叛的彭宠外,便集中主要兵力围剿邓奉、黄河南北的诸义军以及梁汉刘永相关势力。

嬴政:“刘玄、刘盆子、刘秀、刘永,再加上之前的假刘子舆,这刘氏的诸侯王还真是厉害,为了这个皇帝宝座打来打去。”

刘邦:“如此看来,这封建制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起码汉室倾覆后,各地的诸侯王还能借助宗室的名头起兵,再次中兴汉室江山。”

消灭梁汉。

刘永身为刘氏宗亲,起家于梁国旧地,称帝后拥有了兖州、豫州的大半郡县。此外,刘永还联合东海郡董宪、齐郡张步等部,雄踞黄河以南,不容小觑。

建武二年,虎牙将军盖延率兵南伐梁汉势力刘永,汉军破襄邑、麻乡,围困梁汉都城睢阳,汉军围而不攻数月,将城外麦田割尽后,夜间架梯破睢阳城。

攻破刘永本部后,盖延四处攻略梁汉郡县,大败苏茂、佼疆、周建三万联军。之后盖延又平定了沛郡、楚郡、临淮郡等地,收复梁楚之地。

建武三年,刘永得部下襄助,复据睢阳城,盖延再次上演了一出围城割麦的把戏,致使刘永军队乏食,刘永只得突围,被盖延斩杀。

嬴政:“刘永这家伙败得好虚无啊,难道刘永手下就没有能够挫败盖延的大将嘛!”

曹操:“盖延这个围城割麦的路子好熟练啊!”

亲征邓奉。

建武三年(27年),刘秀带兵西进,率先和冯异合击东归的赤眉军,消除了西来的隐患,然后刘秀亲自率兵南下攻打虎踞南阳的邓奉。

邓奉造反后,联合小强将军延岑、义军董訢(xin)、楚黎王秦丰、更始军南阳残部,先后击败了大司马吴汉、征南将军岑彭两部,挫败了汉军的攻势。

刘秀亲征后,汉军士气大振,于堵乡之战迫降董訢、大败邓奉。此后刘秀在淯(yu)阳、小长安再败邓奉,邓奉出降。

邓奉投降后,刘秀有意宽宥邓奉,但在部将的劝说下,刘秀最后还是斩杀邓奉,以惩戒后来者。

嬴政:“刘秀果然有点能力,一出马就平定了邓奉。”

曹操:“又见小强将军延岑,延岑这小子挺强啊,居然能够从关中跑到了南阳附近。”

刘裕:“邓奉和彭宠起兵反叛也算是各有因由,只是可惜了那些枉死的汉军士卒了。”

征南将军。

建武三年(27年),刘秀平定南阳后,派征南将军岑彭领兵三万南下攻打秦丰,两军对峙于邓城数月,刘秀下诏责问岑彭。

刘秀:“今日看来,是朕当时太过急切了,秦丰的势力也不容易小觑。”

背上了压力后,岑彭假意放出要攻打西面的山都县,通过俘虏将消息透露给了秦丰。山都县位于汉水上游,一旦为岑彭所得,邓城便有可能失守,秦丰只得率兵援救山都县。

秦丰一动,岑彭便率军渡过沔(mian)水,绕过邓城、襄阳,击败了秦丰部将张杨,夺取了阿头山,从山中取道围攻秦丰都城黎丘。

同时,岑彭抢占了东山制高点,静候秦丰回军。秦丰被岑彭一顿戏耍,迫于黎丘的重要性,又不得不南下驰援。

最后,岑彭以逸待劳大破秦丰于东山,追斩蔡宏,秦丰逃入黎丘城。

嬴政:“此人当真是敢拼敢赌,一旦他的计划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岑彭至少也得被秦丰围死。”

曹操:“征西将军冯异定关中,征南将军岑彭定江南,此二人皆有方面之功。”

岑彭一边围困黎丘,一边派人攻略、劝降其他郡县。

岑彭与秦丰鏖战三年,先后斩首九万余级,当是时,秦丰仅剩几千余人,据守黎丘城。建武五年,朱祐破黎丘,擒获秦丰。

此后岑彭再与傅俊南击田戎,俘虏其部数万人,在岑彭的招抚下,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苍梧、交趾等郡悉数归降,江南自此安定。

平定徐州。

建武三年(27年)刘永败亡后,董宪收拢刘永部众,继续抵抗汉军。

建武四年,虎牙将军盖延违背了刘秀的方略,致使兰陵丢失,双方陷入了拉锯战。

建武五年,庞萌叛汉,偷袭了盖延,徐州局势开始反复了起来。于是,刘秀再次亲征徐州,此战刘秀避实就虚,沉着应对,于桃城、昌虑先后击败了董宪、庞萌主力,徐州自此平定。

嬴政:“刘秀此人还真是攻必克,战必胜,每次亲征总是一锤定音!”

有志者,事竟成。

建武五年(29年),耿弇奉命攻打盘踞在山东的张步。他一战而下祝阿城,驱使败军逃归钟城,钟城守军得知了耿弇军势,吓得弃城而逃。

嬴政:“这人有点意思。”

耿弇越过了历城,带领兵马直奔巨里城,吸引了历城守将费邑来援。

此战耿弇以逸待劳,率领兵马大败费邑所部三万人马,于战阵上斩杀费邑,巨里守将弃城而逃。此后,耿弇破张步军四十余营,夺取了济南郡。

刘邦:“此战,耿弇围点打援,以逸待劳,颇有孙膑遗风!”

临淄城、西安城是张步的第二道防线,耿弇施展声东击西之计,明面上放出消息五日后即将攻打西安城,实际上他在两天之后率军偷袭了临淄城,半日而下,西安城守将张兰弃城而逃,此战耿弇击一而得二,再次兵不血刃夺取要地。

嬴政:“这小子三战三捷,整个战场简直就是他的表演场所,每次都能吓得敌军弃城而逃。”

此后,张步集结主力十万余人,亲赴临淄攻打耿弇,耿弇示敌以弱吸引张步至临淄城下鏖战,而他则瞅准时机,亲率精兵冲击张步侧翼,大败张步军。

次日,耿弇继续奋武扬威,以寡敌众,再次强击张步军,此战张步被耿弇伏击,淄水两岸尸横遍野。

刘秀:“当初朕亲率大军支援耿弇,耿弇却不待朕亲临,便提前展开了决战,为的就是给朕送上张步的首级,实现他在南阳提出的灭张步方略。”

在耿弇追击下,张步出降,关东自此平定。

嬴政:“刘秀手下人才济济,如此看来,他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情。”

刘邦:“刘秀不但手下能人辈出,自己也是一员帅臣,刘秀亲征还真是无往不利。”


透过视频,非正统、景泰位面的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于谦的第一个功劳:在人心动荡之际,他驳斥迁都者,主张死守京师,稳定了人心。

朱祁镇将大明朝二十余万的精锐军队、中枢上层一半多的文武将吏统统打包送给了瓦剌,导致明廷中枢运转都出现了问题。

好好的一个廷议因为没了主心骨,差点沦为了菜市场。

对于一个是否要迁都的问题居然都讨论了这么久,若非是有于谦这样的忠义臣子在,明朝的国运就将在这一刻被拦腰截断。

朱瞻基:“一个小小的瓦剌能有多少人,只要于谦能够守住京师少则旬日,多则半月,四方勤王之师必至。到那时,就是他也先想跑都来不及了。”

于谦主持京师防守大计,他将京师军队罗列于九门之外,分派将官统领,而他本人则亲率人马扎营于德胜门外,正面迎击瓦剌军主力。

明军关闭九门,背城一战,静待诸路勤王军,于谦再三声明军令:后退者斩,而他躬擐(huan)甲胄坐镇军中。

此后明军将卒人人效死,军威复振!

视频画面里,身披甲胄的于谦勒马于诸军军阵前,各处的军法官正在传达军令。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

“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嬴政:“国危思良将,未曾想这于谦亦有此奋武之心。”

韩信:“明军背城一战,诸将卒如果不能取胜,便只剩下死路一条。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此人倒是颇通整兵备战的法门。”

项羽:“有意思,这人虽然看起文弱许多,却没曾想他还能有这样的志气。”

于谦用空房设伏,轻骑招诱,成功地将万余瓦剌军吸引到了埋伏之地,一时间火器四起,明军大败瓦剌军,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

李世民:“正所谓出将入相,此人有胆、有忠、有勇、有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贤才。”

赵匡胤:“我赵家南迁?难不成社稷危难之时,整个朝堂竟然没有一个于谦站出来力挽狂澜!”

在明军的英勇作战下,瓦剌也先攻击各个城门屡战屡败,在激战数日后,为了避免被勤王军围困,也先带着朱祁镇退出了京师,明军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朱元璋:“此等人才却被冤杀,这朱祁镇着实是昏聩不明。”

朱瞻基:“这个蠢材,若非是有他在,此战明军或许能将瓦剌人狠狠地咬下一块肉。”

瓦剌军退走后,于谦对瓦剌强硬,责问约和的将吏,自此之后,边地将吏人人主战,于谦等人也顺利地将朱祁镇迎了回来。

李世民:“于谦将朱祁镇接了回来,未曾想这朱祁镇还是个恩将仇报的白眼狼,反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宗泽:“一味约和必定会使得胡人轻视,唯有以战促和方是正理。”

此后,于谦整饬军队,于诸营选胜兵十万,设立十营团练,巩固了京师戍卫。

终景泰一朝,于谦执掌兵部,消除了京师周边的降部隐患,平定了福建、浙江、广东的叛军,以及湖广一带的苗、僚等部族叛乱,功勋卓著!

司马炎:“怎么消除的?朕正需要这样通晓兵事的文吏,又能打又能和。”

宗泽:“若是当初先帝听从种将军的建议,我大宋也不可能有今日的亡国之耻!当是时,天下勤王之师何其多也,可惜先帝不能进用忠言。”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不能临朝御政,当时太子朱见济已经早夭,导致朱祁钰无后,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于是石亨、徐有贞(徐珵)、曹吉祥等人密谋拥立太上皇朱祁镇重登帝位,史称夺门之变。

画面里一队人马冲杀进了皇宫,他们见人就杀,这一刻皇宫失去了它往日的威严,兵戈再次肆虐于宫室之间!

朱元璋:“好啊,好一个夺门之变,兄弟阋墙,让刀枪乱舞于禁中,如此一来,我大明皇室还有何威仪可言!”

视频场景变幻,于谦端坐在家中,一名身着绿色官服的吏员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尚书,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率兵、仆从进入了太上皇所在的南宫,请大人速速定夺平叛方略。”

刘邦:“诶……既然于谦通晓兵事,又屡立功勋,以他的威名,这种平叛不是手到擒来吗?怎么最终还是让朱祁镇顺利复位了呢?”

于谦得知了当下的变局,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吃惊,而是轻轻地颔首道:“我知道了。”

“尚书,您快快调动兵马勤王保驾吧。”

面对下属的催促,于谦摇了摇头,起身背着手在房间里踱了两步方才回道。

“如今天子大渐又无后,若是我起兵平叛,纵使捕获了太上皇一行人又有何益,不过是多造了些杀戮,又让宣宗这一脉绝嗣了。”

朱瞻基:“……唉……”

吏员低眉思索片刻,又提议道:“当今天子是您拥立的,如果上皇即位后,这些人必定会针对您,不如您也进宫拥立上皇。

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于家上下的安危,又能全了宣宗一支的大统。”

于谦依旧没有同意手下的进言,他苦笑道:“如今坐视石亨等人擅自拥立上皇,我已经愧对了陛下。若是再转换门庭拥立上皇,那我岂不是成了反复小人 。

如此行径我宁死不为。你还是快些离开吧,以免被我牵连了。”

“这……唉……”这名吏员纵使心有千言万语,一时间也被噎得无话可说,最后他只得冲着于谦拱手行了一礼,又匆匆地离开了房间。

李世民:“此人忠义之心,天地共鉴!”

李隆基:“未曾想后世也有这等刚烈的臣子!”

朱棣:“朕平生很少佩服文官,此于谦算是一个!”

朱瞻基:“于谦不负朕,是朕负了于谦,生了一个混账!”

朱祁镇登基后,杀于谦、范广等人,公示于谦党人于天下,废景泰帝为郕王。

朱祁钰:“他好狠,我就不信于谦还会让朕对他网开一面!”

嬴政:“如此对待功勋之臣,这大明朝已经失去了人心。”

朱元璋:“功则归人,祸则归己,这个于谦当真是社稷之臣。”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