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帕拉小说 > 其他类型 > 烈士遗孀重生了沈穗秦越

烈士遗孀重生了沈穗秦越

金银四宝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算是看明白了,沈穗不是个糊涂虫。家里原本定下的计划全盘落空。工作、房子都没到手,只有这三百来块钱。这钱是意外之财,在这年头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尤其是跟他大哥的工资比起来。依照二哥的意思,不拿走那三百来块钱,日后还能有由头再来找沈穗。到时候没有组织上的人撑腰,说不定就能从沈穗这里得到好处。可沈穗竟然不答应。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看穿了二哥的用心。也不管看没看穿,既然都撕破脸了,那索性就把事情做绝。林老三是念过书的,向来自诩文化人。此刻露出獠牙,“大哥生前留下的遗产,妈总能分一份吧?”这话得到他二哥的赞成,“对,肯定不能让沈穗独吞。”反正都到这地步了,自然是能多拿一分是一分。绝对不能都便宜了沈穗。刘武军和小李下意识的看向沈穗。年轻的小妇人并...

主角:沈穗秦越   更新:2024-12-11 11: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穗秦越的其他类型小说《烈士遗孀重生了沈穗秦越》,由网络作家“金银四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算是看明白了,沈穗不是个糊涂虫。家里原本定下的计划全盘落空。工作、房子都没到手,只有这三百来块钱。这钱是意外之财,在这年头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尤其是跟他大哥的工资比起来。依照二哥的意思,不拿走那三百来块钱,日后还能有由头再来找沈穗。到时候没有组织上的人撑腰,说不定就能从沈穗这里得到好处。可沈穗竟然不答应。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看穿了二哥的用心。也不管看没看穿,既然都撕破脸了,那索性就把事情做绝。林老三是念过书的,向来自诩文化人。此刻露出獠牙,“大哥生前留下的遗产,妈总能分一份吧?”这话得到他二哥的赞成,“对,肯定不能让沈穗独吞。”反正都到这地步了,自然是能多拿一分是一分。绝对不能都便宜了沈穗。刘武军和小李下意识的看向沈穗。年轻的小妇人并...

《烈士遗孀重生了沈穗秦越》精彩片段


他算是看明白了,沈穗不是个糊涂虫。

家里原本定下的计划全盘落空。

工作、房子都没到手,只有这三百来块钱。

这钱是意外之财,在这年头不算少。

但也不算多。

尤其是跟他大哥的工资比起来。

依照二哥的意思,不拿走那三百来块钱,日后还能有由头再来找沈穗。

到时候没有组织上的人撑腰,说不定就能从沈穗这里得到好处。

可沈穗竟然不答应。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看穿了二哥的用心。

也不管看没看穿,既然都撕破脸了,那索性就把事情做绝。

林老三是念过书的,向来自诩文化人。

此刻露出獠牙,“大哥生前留下的遗产,妈总能分一份吧?”

这话得到他二哥的赞成,“对,肯定不能让沈穗独吞。”

反正都到这地步了,自然是能多拿一分是一分。

绝对不能都便宜了沈穗。

刘武军和小李下意识的看向沈穗。

年轻的小妇人并没有太过慌张,她脸上有淡淡的嘲讽之色,大概早就料到了会这样。

何至于此。

对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逼到这地步!

刘武军正想着该怎么帮沈穗一把,就听到沈穗的声音,“行啊,那咱们就把这笔账算清楚。”

沈穗声音沉稳,“一事不烦二主,能不能请领导同志多待一会儿,帮我们断一断这家务事。”

刘武军当然答应,“这是自然,照拂烈士遗孀本就是我们的责任。”

林老三听出了这弦外音。

烈士遗孀,而不是烈士家属。

已经把他妈给划分了出去。

不过这不要紧,比起狗屁的组织照拂,能拿到手的钱才是实打实的。

他大哥生前可是连长,当兵将近十年,能没钱吗?

沈穗无视那眼珠子提溜转的人,“稍等,我进屋拿个东西。”

林红兵不放心,怕沈穗把钱藏起来,偷摸的跟了过去。

沈穗没管她,推开门进去。

和林建业结婚后,两人在这边租了房子住。

两间半房。

何为两间半?

还得从这院子说起。

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正房有五间屋。

沈穗和林建业本来想租正房西边两间加堂屋,但东边那两间就得再开门。

房东不乐意,索性就把堂屋一分为二。

反正堂屋大,哪怕是分成两个半间也有十多平呢。

这就有了沈穗和林建业他们租的两间半。

从堂屋往两边数,那就是次间和梢间。

两间屋都是卧室,平日里林建业不回来,沈穗和女儿住在梢间。

男人回来后,两口子就在次间休息。

这些天,沈穗都在梢间里,但次间的窗帘也拉上了。

黑暗的看不到光亮,让人想着,就这么沉.沦下去算了。

沈穗没有先去找东西,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拉开这窗帘。

林红兵见状忍不住嘟囔,“你磨磨唧唧想干啥?”

然而下一秒,她就迎上了那一双带着凶狠的眼神。

本不该,属于沈穗的眼神。

林红兵吓得后退一步。

沈穗往梢间去,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木匣子。

木匣子是林建业婚假时从跳蚤市场上淘来的,“穗穗,这个给你装零用钱怎么样?”

好看的匣子,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

上辈子沈穗不懂,后来给人当保姆挣钱时,她跟在主家身边照顾,熏陶了一阵子,如今再看才知道这木匣子还挺值钱。

五毛钱买下的零钱罐,谁能想到竟是紫檀木的呢?

沈穗不知道林家人能不能看出来,保险起见没有捧着木匣子出去。


沈穗才多大,二十二岁。

赵常娥忽然间想起来什么,“你五九年生人?那小时候岂不是遭老罪了?”

那会儿全国闹饥荒呢。

沈穗笑了笑,“我没什么印象,不过听家里老人说,我们那边好像还好。”

赵常娥松了口气,“都不容易啊。”

她领着人往办公楼这边走了一趟,帮着沈穗办了入职的手续。

财务室的人解释,“咱们是月底发当月工资,小沈是18号入职,就按半个月的工资发,您看成吗?”

说话时小心留意着赵常娥的神色。

谁能想到竟然是赵校长带着人来办手续呢。

沈穗刚要说话,就听到赵常娥道:“就这么算吧,春季的衣服还有没,给小沈补上。”

这马上都要夏季了,咋还补春季的工作服。

但财务室的人哪敢多说什么,“有的有的,等下让人送到图书馆那边。”

“成,你们忙不耽误你们了。”

赵常娥带着人离开,也没着急去图书馆。

就在办公楼这边逛,把一间间办公室指给沈穗,“……其实这些你也用不着,知道就行,省得回头小满问你,你这个当妈妈的再回答不上来。”

小满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兴奋的仰头看向赵常娥。

小姑娘大眼睛,又因为最近吃的不好脸上没肉,衬得那双眼越发黑溜溜的大。

让人下意识的想起软萌的小猫。

赵常娥原本以为自己整天面对一群孩子,早就不喜欢这群闹腾的小东西了。

但这会儿还是忍不住捏了捏林小满的脸,“学校好不好?往后小满也在这里读书好不好?”

小满还不到三周岁,过去都是在纺织厂的托儿所待着。

对上学还没概念。

但听到这话也认真的回答,“我听妈妈的。”

赵常娥忍不住笑了起来,“真是个乖孩子。”

她还是喜欢孩子的,喜欢乖巧懂事的漂亮孩子。

人啊,可真是越老越没什么觉悟了。

正说着,教务办这边出来了人,看到赵常娥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赵老师您怎么过来了,有啥吩咐?”

然后目光落在沈穗身上,“这是新入职的同事?”

“小沈去咱们图书馆上班,我带她四处逛逛,你去忙吧。”

那人微微松了口气,“那不打扰您了,小沈有空来教务办玩。”

来玩欢迎,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不欢迎。

沈穗想着,大概是因为教务办这边的萝卜坑,有既定的人选。

还好自己去图书馆工作。

但图书馆那边……

“想什么呢?”

沈穗笑了笑,“就觉得学校跟工厂完全不一样。”

“是不太一样,慢慢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赵常娥不想吓着人,教务办这边别看人不多,但山头好几个。

沈穗不适合,她没什么背景,只一个烈属身份,在这里不够看。

办公楼,教学楼,体育馆,最后才是图书馆。

图书馆这边是一排平房,一共七间。

四间打通做图书馆,书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一间做仓库,一间做办公室,还有一间空着,里面有煤块和炉子,还有锅和水桶,瞧着像是临时的小厨房。

“小沈来了就好了,我前两天还跟靳敏说,也不知道小沈什么时候入职,咱们这图书馆才能人员齐全。”

孟东梅极为热忱的表示欢迎,眼底都带着笑,比教务办的那个男同志要真诚许多。

“来了就好好处,别欺负小沈是生面孔,不然我跟你俩没完。”

孟东梅心抽抽了下,脸上笑意不变,“哪能啊,咱图书馆不会出这事。”


老陈瞪了媳妇一眼,“你管那么多。”

林建业死后,沈穗见天的不吃饭,他媳妇说她不为孩子着想。

现在人沈穗振作起来,该吃吃该喝喝了,她又开始嘴人家。

老陈媳妇瞪了她男人一眼,“我乐意。”

之前是谁说沈穗有情有义,林建业找这么个媳妇不亏。

还问她,“我要是死了,你也会这么不吃不喝吗?”

呸!

也不看看你长什么怂样。

东厢房里两口子的争吵压低了声音,沈穗压根没听见。

准确的说,她这会儿忙着呢,也没顾得听这些。

撕成条的蘑菇被攥去水分后,丢进面糊糊里,面糊里面加了点盐和胡椒粉。

因为小满鸡蛋过敏,沈穗就没买鸡蛋,不然她定是要往里面加个鸡蛋的。

这样更好吃。

等土豆丝饼弄好,蘑菇条也腌制了有十分钟。

沈穗往锅里多倒了些油,将蘑菇条一根根下锅。

怕粘到一起炸不透。

不过这种得回锅再炸一遍才好吃。

上了颜色的金黄焦脆,如果能吃辣的话就沾一些辣椒粉,又或者番茄酱什么的,总之依照着自己的口味来。

姜教授就很喜欢这一口,沈穗在她身边照顾了八个月,几乎每周都要做一次。

姜教授不止一次的夸赞,“比饭店里做的还好吃。”

那是个德高望重的好人,总是喜欢夸赞她、肯定她。

还帮着她找小满。

事实上,沈穗最后能够找到小满,也是因为姜教授帮忙找的线索。

甚至于在沈穗启程去广州找女儿时,姜教授还多给了她一笔路费,“等找到小满再来找我,我吃惯了你做的饭。”

她那么一个大教授,儿女又孝顺又有本事,想找什么样的保姆找不到?

偏生对沈穗照顾有加,还教了她那么多东西。

沈穗想起来,就心情激动。

等有机会,她一定要去首都找姜教授,不需要到她家里去。

在门外,给人磕个头。

“你这是在做什么,这么香?”

厨房门口的声音让沈穗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擦去眼角的湿润,“炸蘑菇。”

孙明诚听到这话舔了舔嘴唇,“看着还挺好吃的,口感咋样?”

想吃。

他这人,如今也就这点爱好了。

沈穗笑了笑,笊篱将回锅的蘑菇捞出来,抖了几下没什么油了,这才放到盘子里,往外一推,“你尝尝看,要是有孜然粉、辣椒粉的话,蘸着吃会更好吃一些。”

孙明诚乐了,“我有啊,等着!”

他称不上是老饕。

但偏好吃的人,家里头断然少不了这些佐料调料。

毕竟对孙明诚而言,这是他的人生乐趣。

很快这位前房东就带着他的瓶瓶罐罐回来了。

还在厨房门口支了张桌子。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合适,早些时候就有人说过这事。

估计沈穗也知道。

两人都刻意避嫌,不会同时出现在厨房。

反正孙明诚也不上班,一般做饭都会早一些。

这会儿沈穗请他吃东西,进厨房不合适。

便在院子里,大家眼皮子底下,总不会有人再说闲话吧?

在这件事上,孙明诚其实天真了。

人要真说闲话,什么捕风捉影的事都能出来。

压根管不住。

当然这是后话。

这会儿孙明诚吃得十分满意,“你弄面糊儿时再加个鸡蛋,味道会更好。”

沈穗当然知道,“小满不能吃鸡蛋,就没放。”

孙明诚回过神来,“对哦。”

这是人家娘俩的晚饭,他怎么又加餐了?

“吃了你的饭,这些就给你吧。”孙明诚讪讪的起身,“不然显得我白吃似的。”


难道她们娘俩不是他的家人吗?

林红兵没想到沈穗竟然油盐不进,她一下子急了。

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对付,气得直跺脚。

林母见状一脸悲戚,“你非要逼死我才心满意足吗?”

沈穗不为所动,“有什么不满,你去找组织上去说。”

沈穗清楚得很,林母不敢。

机关小学这份工作,是为了照顾烈士遗孀和烈士子女。

可不是为了照顾烈士的弟弟妹妹。

他们有手有脚凭啥要特殊照顾?

就算闹过去,林母也没理。

何况柿子要挑软的捏,林母压根不敢找组织上的麻烦,他们也就会欺负自己孤儿寡母的。

沈穗的话让林母浑身一颤,她颤颤巍巍着站起身来,“好好好,是你要逼死我的,那我就死给你看,让建业看看他到底娶了个什么黑心肝的媳妇!”

说着就要往墙上撞。

这并不是林家娘四个之前商量好的戏码。

以至于林家子女竟然有些没反应过来。

但林母并没有撞到墙。

她被人一把揪住。

一个要撞一个要拦,两股力气背道而驰,林母身上那件洗掉了色的蓝布褂子就这么被扯破了。

好在阻拦的人眼疾手快,当即改手抓住林母的肩膀,沉声问道:“这是在搞什么?”

家门从外面踹开,骤然间的强光让沈穗下意识的闭上眼。

自从认尸后,她已经足足六天没离开过家门。

几乎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有见过太阳。

此刻外面的阳光刺眼,强势侵入的强光刺得眼睛有些痛。

跟着进来的武装部的同志见状头皮一疼——

怎么还在哭。

知道沈穗没了男人,难免伤心。

可一星期过去了,还这么哭哭啼啼的,往后这日子可咋过呀。

想到刚才从报信小孩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从武装部过来的三个人都皱起了眉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但这是烈士遗孀、烈士子女,组织上必须照顾。

这是规定。

领头的晏城市武装部副部长刘武军压了下情绪,一脸温和的问道:“小沈同志,遇到啥困难了,你跟组织上说,组织一定帮忙解决。”

他看了眼林母,能理解她没了儿子难过。

但今天是她刁难儿媳妇。

那刘武军势必要站在沈穗这边。

别看都是烈士家属,但还不一样。

林母没了一个儿子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而沈穗,她带着林建业唯一的血脉,那个还没三周岁的女儿林小满。

尤其是林小满,这是武装部重点照顾的对象。

这是林建业的后啊。

哪怕是个女娃,也是流淌着他的血的孩子。

母亲还有其他孩子,妻子可以改嫁,但孩子是他的种别人抢不走,这是林建业人世间走一趟最好的证明。

看着沈穗一直抱着女儿,刘武军的神色都温和了些。

比前两天强,起码现在知道照顾孩子了。

他这一开口,林家娘四个慌了神。

别看林母之前代表沈穗参加了林建业的追悼会,但也只是走个过场。

她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哪会跟这些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领导们打交道?

追悼会所有的一切都有人打点,她就是露个面而已。

这会儿看到刘武军制服笔挺的就有些心慌。

林家三兄妹亦是如此。

刚才跟沈穗说话有多大声,这会儿就有多心虚。

唯一好点的是林老三,他毕竟念了高中,虽然没考上大学,但在这个年代也算是有点学历的文化人。


如何分门别类,她也清楚。

中图法嘛。

当初姜教授还跟她说过中图法的发展历程,当时用的是第四版。

当然在1981年,应该用的是第一版或者第二版。

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

机关小学的图书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是按照第一版中图法分类的。

至于为什么没按照去年六月份出的第二版来。

孟东梅吐槽了句,“一年一个样,谁知道今年会不会再来个第三版?”

其实不会的,第三版是90年出的,99年出了第四版。

沈穗死于2006年,当时还没第五版,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五版。

回到这个问题,自然是因为懒省事。

孟东梅原本以为沈穗初来乍到,会出不少错误。

本着这是赵校长带来的人,给领导的亲信擦屁股的原则,她去检查。

查缺补漏。

发现沈穗竟然都分对了。

孟东梅惊了,“你之前学过?”

不对啊,谁没事还学这个。

“没有,我都放对了?还是孟姐你教得好,我这么笨的人,竟然一学就会了。”

沈穗的恭维让孟东梅笑了起来,“你聪明着呢。”

她当时学了好几天呢,不过教她的的确不上心。

自己教的认真,还不是因为沈穗背后有个赵校长?

她不指望沈穗去赵校长面前说自己的好话,别说自己坏话就行。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

孟东梅又抽出去几本书,让沈穗放回原位。

来回折腾了几遍,瞧着沈穗没出差错,这才结束了教学。

领着沈穗去门口嗑瓜子,“咱这里清闲,不过有人来借书的时候得机灵点。”

首先一条,值班的时候书不能丢。

“人来了就得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知道吧?”

沈穗明白,像车间里就要盯着工人们别偷偷把东西塞到自己身上。

只不过沈穗还有些迟疑,“来借书的都是老师和学生,他们也会……”

她都不好意思说那个字。

偷。

跟侮辱人似的。

孟东梅乐呵一笑,“老师学生咋了,难道就是圣人君子了?都一样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指不定啥时候就猪油蒙了心呢。”

这种事又不是没见过。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哦,我想起来了。”

“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孟东梅说罢哼哼了两声,“反正我逮到过现行,你真要是遇到说话得委婉点,别太直接,不然人家面子上也过不去。”

说着又道:“人来了就机灵点,多看着点,懂吧?”

这种事情防患于未然实在是太难了。

“要是遇到小孩子,要格外慎重。”孟东梅多说了两句,“别忘了这里是机关小学。”

晏城市机关单位领导的孩子在这里念书。

她们没必要得罪。

若没有上辈子的经历,沈穗怕不是真要当个愣头青。

这会儿她笑着应下,“我晓得了,谢谢孟姐。”

孟东梅瞧着那干净又有些清瘦的脸,眼神透彻明亮。

“怎么看你都不像是生了孩子的。”

年轻的跟花骨朵似的。

低头看看自己这膀大腰圆,孟东梅叹了口气。

她要是跟沈穗似的,老焦还不得夜夜做新郎?

哪跟现在似的,恨不得离自己八百丈!

沈穗笑了笑,“我结婚早,那会儿生她也吃了不少苦头。”

她把剥的瓜子放在小满手心,“不过好在现在还有她陪着我,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过。”

孟东梅的话,沈穗其实并不好作答。

索性自戳伤疤让人来安慰自己。

果然孟东梅一下子心理平衡了,人无我有的庆幸。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