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一品大臣的福妻又掉马啦全文

第47章

发表时间: 2024-12-09

翌日清晨,一行人用了早饭,由沈宏带着去往族长家。

族长,沈学林,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不过,身子骨硬朗,说话清楚,做事也利落。

各自见礼后,沈宏说明来意。

沈学林没有立即答应,端起茶杯喝起来,借着品茶的空隙思索对策。

按理说,结保的人,要么选择同族的,要么就是选择自己先生门下的学子。

一定要知根知底,才算放心。

向林是沈三郎的同窗,也算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

只不过,两人结交至今,时间尚短。

沈宏已经把准备的说辞都说了一通,不好再催促。

整个屋里陷入沉默,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喝茶水的声音。

这时,沈三郎看了魏染一眼,她微微点头。

他才起身,从衣袖中拿出一卷宣纸。

上面写的是典型题型的拆解之法,是魏染昨天连夜写的。

主要针对的是这次的院试押题。

沈三郎走上前,恭敬行礼,双手奉上。

“族公,这份手札很是难得,还请族公过目。”

沈学林接过手札,一一翻看。

其中,对于截搭题讲解很是透彻。就连策论的框架也是耳目一新。

越看越激动,捏着纸张的手指不禁加重几分力道。

再仔细一看,这从头至尾的字迹,明明是楷书,却带着几分狂野之气。

这分明就是“养猪截书人”的亲笔!

沈学林激动地看向沈三郎。

“这,这,可是截书人亲笔?”

沈三郎:“正是。”

此前,沈三郎在魏染的授意下,可是往族长这送了两本注解书。

那两本书都是魏染亲笔,那个时候,书局刚开始印刷注解书,还未曾推广。

如今,不管是有家底的,还是普通人家,知晓“养猪截书人”的注解书都要买上一本。

更何况,现在被书院这么推广,族长对截书人愈发看重。

沈学林大喜,亲笔书一定还未曾被推广,给族里传阅是大好事。

他合上手札,看了一眼向林,而后与沈三郎对视。

“此书,你是如何得之?”

沈三郎行礼:“先生不让说。还请族公莫要怪罪。”

沈学林一边捋胡子一边大笑。

高人大隐隐于市。

“好,此次,向林与你们一同结保。”

至此,确定了本次院试结保人。

沈三郎,沈五郎,向林,沈青山,沈广源。

两人都是同宗族的子弟,年纪十四。

最终,亲笔手札留给族长,他找来几个后生,弄了几本手抄本,给族里的子弟传阅,多数人都手抄一本留下。

为了方便做最后的冲刺,魏染把房间收拾好,把几个人都聚集在一起,方便她讲课。

沈青山和沈广源也是因为结保一事沾光,要不然,可听不到魏染亲自授课。

五人围着方桌坐下,魏染把准备好的题型写下。

内容和给族长的手札一样,只不过要更详细一些。

“每次开考前,都会有新的小录,你们也看过往年的小录,自当知晓院试题型。”

小录,一般是考完试后,官府把考生的一些优秀答案汇总作为范本。

相当于现代的往年真题。

“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养猪截书人’,此人的注解书受各路学者的追捧。以及批注押题都让人拍案叫绝。”

魏染:……我太难了,披着马甲当着学生的面夸自己,还得脸不红心不跳……

五人当中,沈三郎是唯一知晓截书人真面目的人,他憋着笑意,微微低头,调整情绪后才抬头看着魏染,眼底的专注愈发浓烈。

沈五郎和向林算是最早一批受益者,对截书人更是钦佩加好奇,听的特别认真。

沈青山和沈广源,一开始不想来。

谁要听一个九岁小丫头讲课?!

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他们年纪正当,翩翩少年郎,念书是出路,也是家族重担。

一点不能马虎,怎么能听一个黄口小儿细言。

奈何,族长要求,跟着沈三郎一块学习。

曾经,沈三郎连考几次县试都不曾通过,更是榜上无名!

如今,已经两次夺得榜首!

想到这,两人唯有叹了一口气,乖乖听族长的话。

“我举例,‘君夫人阳货欲’。”

魏染话音刚落,沈青山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哪是题目,考官可不会出这样下流的题目。”

沈广源没说话,却也是附和的点头。

对此,魏染不恼,笑了笑,伸手指了指,示意他们可以看手札,上面都有写。

魏染继续解释。

“正如你们所言,考官是不会出这样下流的题目。”

“‘邦君之妻’,‘异邦人称之曰君夫人’,‘阳货欲见孔子’。”

“这三句话,合起来,就成了‘君夫人阳货欲’。”

听到这,众人也听懂了。

沈青山和沈广源也能被族长青睐,自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快速浏览手札,已经明了。

这就是典型的截搭题。

科举那么多年,自然不能用往年的考题。

又担心被押中考题,出题者自然要耗费心思出题。

为什么说古代秀才的含金量高,就在于院试的难度一点都不简单。

完的就是真才实学!

魏染喝了一杯茶水,继续讲解。

“截搭题,为的就是迷惑考生。所以,你们看到题目,一定不要慌张,仔细拆分,多花点时间,找到出处,自然就能解题。”

所以说,熟读四书五经只算入门,能背的滚瓜烂熟,才能在考场上镇定自若。

“其余的你们自己看手札。我只强调一点,看题,拆分,解题,答题。这就是解题技巧,没有别的法子。”

“实在是解题都没把握,与题目沾边的都答一答,堆砌辞藻,华丽一些迷惑考官。”

在原来的世界,明朝时期,有位名人考院试时,也遇到过如此这般的截搭题。

乍一看,高深莫测,仔细分析更是不知所云。

他干脆堆砌生僻字沾边的答了一通,也有点不知所云的意味。

最后,竟然过了!

可想而知,院试的截搭题有多折磨人!

截搭题简直就是不要脸!

当然,后面还有更不要脸的题目!

让一众考生都想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