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清棠季宴时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章节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墨染千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尤其是沈清柯。掌心的水泡磨烂又起了新的。看着都触目惊心。沈屿之白天干活疼得时候还会跟李氏抱怨几句,要不就休息一会儿。可沈清柯一介书生,不管午饭还是晚饭从来没提一个疼字。李氏想碰沈清柯的手,又怕弄疼他,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怎么比流放路上还苦呢?沈清棠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心疼归心疼,但不像李氏这般慌乱。她在温泉水里清洗干净松针,略微在火上烤了下。松针不是银针,不能真烤,会烧着。见李氏指望不上,只得让沈清柯等着,先给沈屿之挑破水泡,把里面的透明的水挤出来。否则一碰就疼。挑破一点,然后挤出水反而不那么痛。然后把侧柏叶揉碎给沈屿之敷在掌心,“这玩意本有止血之效,但是,现在是冬天,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作用,先试试吧!”沈清柯盯着沈清棠不熟但...
《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章节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尤其是沈清柯。
掌心的水泡磨烂又起了新的。
看着都触目惊心。
沈屿之白天干活疼得时候还会跟李氏抱怨几句,要不就休息一会儿。
可沈清柯一介书生,不管午饭还是晚饭从来没提一个疼字。
李氏想碰沈清柯的手,又怕弄疼他,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怎么比流放路上还苦呢?
沈清棠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心疼归心疼,但不像李氏这般慌乱。
她在温泉水里清洗干净松针,略微在火上烤了下。
松针不是银针,不能真烤,会烧着。
见李氏指望不上,只得让沈清柯等着,先给沈屿之挑破水泡,把里面的透明的水挤出来。
否则一碰就疼。
挑破一点,然后挤出水反而不那么痛。
然后把侧柏叶揉碎给沈屿之敷在掌心,“这玩意本有止血之效,但是,现在是冬天,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作用,先试试吧!”
沈清柯盯着沈清棠不熟但坚定的动作看了会儿,突然开口:“清棠,你怎么突然懂这么多?”
找 温泉。
会生火做饭。
会抓鱼。
会做土砖。
会认山货。
连李氏采回来的野果也是沈清棠把有毒的挑出去扔掉才分给他们吃。
好像这个娇惯的妹妹从自缢未遂之后,变得似乎过于聪慧、冷静、能干。
沈清棠早就想好了说辞,给沈清柯挑水泡的手依旧平稳,头也不抬道:“哪里是突然?这些都是以前奶娘告诉我的。奶娘嫁人前就在山村里生活。
以前我想听故事,她就给我讲山里的事。
只是之前都路上,又用不到。”
反正奶娘已死,死无对证。
奶娘入府时,身家背景是大管家负责调查的。
大管家是大伯的人,而且年岁已高,同样死在了路上。
“这样啊?!”沈清柯疑虑半消。
“当然也不全是奶娘说的。”沈清棠麻利的挑破水泡,把侧柏叶揉碎给沈清柯敷在手上,“我不是喜欢看杂书吗?有些是书上教的。
不是我吹,我跟你们说,我会的还多着呢!”
沈清棠傲娇地扬起下巴,脸上写着“快夸我!”。
沈清柯失笑,“是是是,你最厉害。”
在京城时,沈清棠确实经常看闲书。
以前他到书局看见有趣的也会给她带几本。
李氏轻拍沈清棠后脑勺,“你呀!厉害不厉害先不说,都快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知羞!”
语气却是满满的宠溺。
沈屿之则连连点头,言简意赅:“我闺女当然是最最好看最最聪明最最能干的!”
三个“最最”把沈清棠哄得绷不住,笑得牙不见眼。
沈清棠把松子从壳里剥出来,分给爹娘和哥哥。
他们已经许久没吃过荤腥,松子里有油脂,四舍五入也算沾点油水。
还洗了点野果子。
冬天,其实也没什么野果子,就是野山楂。
这玩意开胃,本来就饿也不敢多吃。
松子油性大,吃着最香。
临睡觉时,沈清棠往只剩余烬的火堆下面埋了一些松子和。
明天起来就能吃烤熟的松子,那个最香。
***
第二天,照旧是沈清柯去砍树。
想要盖房子,得需要不少树。
沈清柯现在是新手伐木工,工具也不先进,效率很低。
第一天就砍倒一棵树,还不是特别粗的那种。
沈屿之和李氏又弄了一天的土砖。
沈清棠照例去捡山货。
第三天,沈清柯和沈屿之一起去砍树。
李氏和沈清棠去捡山货。
第四天一大早,一家四口早早起来排队进城。
沈家人立刻紧张起来。
李氏放下筷子,“他为难你了?”
沈清柯撸袖子,“今天在集市上你怎么没说?我去揍他!”
“沈屿之更是一拍桌子,“一个庶子也敢欺负我女儿?我只是分家单过不是被逐出沈家,明天我就去找大哥!”
沈清棠忙拦住他们。
“别激动!沈炎没欺负我,他也分家独立出来了。”
沈家人这才坐下。
沈屿之眉头皱起,“他一个晚辈还敢闹分家?”
沈清柯“哼”了声,“依照大伯的行事作风,应该沈炎犯了什么事,被当成弃子了吧?你帮他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沈清棠点头,“好像是因为沈炎他娘病了。
大伯不肯出钱看病还说他娘是传染病,要扔出去让她自生自灭。
沈炎舍不得自己娘,跪求分家,被大伯逐出门了。”
李氏叹息:“虽说是庶出,大哥大嫂这样做也太无情了点儿。”
沈屿之倒是不算意外,只夸了沈炎一句,“没想到那小子还是个孝顺有血性的儿郎。”
沈清柯狐疑地看着沈清棠,“只是帮沈炎有这么让你难以启齿?”
“不是,是因为……”沈清棠本想说出沈炎告诉她有关孩子父亲的事,但是看父母和哥哥对她保护的态度,怕是说了他们又会自责没保护好自己,好好的心情被破坏。
话到嘴边改了口,“我觉得有点对不住二哥。”
孩子的父亲是谁或许原主在乎,但是沈清棠真无所谓。
去父留子是她穿越前的理想。
“嗯?”沈清柯挑眉,“对不住我什么?”
“我看沈炎干巴巴坐那儿半天一个找他代写书信的没有,就帮他喊了几句,揽了几个活。可是二哥你写的字比沈炎还好看,我要是帮着你去喊,也一定能赚到钱。总比砍树轻快的多。”
“嗐!”沈清柯摆摆手,“我道什么事?!等盖好房子,我想代写书信也去摆摊就是了。北川这么多代写书信的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李氏跟着点头,“你哥说得对。沈炎着急赚钱救自己母亲,咱们现在已经能解决温饱,不跟他争这一时。”
沈屿之一脸宠溺地看着沈清棠夸:“我闺女就是善良!”
***
一大早起来,沈清柯父子就进城拉青瓦。
沈清棠负责做早饭。
李氏早上就忙活着裁布。
等沈清柯父子回来,沈清棠已经做好饭。
米粥配鸡蛋饼。
鸡蛋是上次买的小鸡蛋。
新买回来的母鸡蛋,被沈清棠放在温泉旁干草做的窝里。
离温泉越近,温度越高。
沈屿之种花草是一把好手,没想到种菜也不差。
这才几天时间种下去的蔬菜已经冒头,伸展着绿色的嫩芽像待检阅的士兵一行行一列列规规整整的列在岸边。
吃过饭,沈屿之忙着绑石头准备打夯。
沈清柯和沈清棠去找石灰岩。
沈清棠当初录制做肥皂的视频时用的是贝壳。
那时候她也没想到一个做穿越到古代谋生的博主有一天会自己穿越到古代。
而且还是穿到只有山没有海的北川。
好在石灰岩也可以用。
石灰岩分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
简单说就是一种是海里出的,一种是山里出的。
幸运的是他们恰好就在山里。
更幸运的是,其中一座山有个溶洞,溶洞里就有这种石灰岩。
在沈清棠的指挥下,沈清柯背了两块不算太重的石灰岩放到平板车上,又返回去再搬两块。
总共运了十块大小差不多的石灰岩回来。
这两天陆陆续续有小鸡破壳而出。
大约因为小鸡仔第一眼看见的是沈清棠,把她当成了妈妈。
在喜欢跟在她身后叽叽喳喳。
吓得沈清棠连忙找了几块木板,把它们围了起来。
它们实在太小,跟脚容易被踩。
就这么一点点大,一脚就下去,恐怕救都救不回来。
李氏也很开心。
大概是因为这是山谷里除了他们一家四口之外唯一的活物,大家都像对宠物一样,对待小鸡仔。
没事了就逗逗。
有时候掐一点儿菜叶子喂它们,有时候是熬好的大米粥。
李氏念叨着应该用小米喂,等再进城要给它们买点小米回来。
迟迟没再进城,是为了等肥皂和香皂完全皂化。
还要帮忙盖房子。
门窗的框架做好以后,剩下的墙不到三天,沈屿之父子就完全砌完。
对房子、对沈家三房来说,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上大梁。
大梁本身就很重,还要举到房顶的高度。
他们只有四个人,又没什么趁手的大型工具,确实很难。
只能用滑轮试试。
在房屋内外埋下三棵比房子高许多的木头,固定好之后,安装好沈清棠最后一次去城里时买回来的滑轮。
大梁左、中、右三端都绑上绳子,同时拉动滑轮,把大梁拉过屋顶的搞定。
剩下一个人,站在刚砌好的墙上指挥。
拉滑轮的是沈屿之、李氏和沈清棠。
拉滑轮需要用力对孕妇不友好,但是站在一人多高的墙上同样是件危险的事。
两相其害选其轻。
沈清柯来回在土墙上方穿梭指挥。
“娘,你这边再提一点。”
“清棠,你这边稍稍落一点儿。”
“爹,你再往这边来一点儿……再高一点儿……好!”
“……”
费了半天劲,终于把最重要的大梁固定好。
一家四口都累出了汗。
真正是累并快乐着。
不论古今,上大梁都是大事。
除了工艺上的重要还有风俗上的重要。
比如大梁上要挂一串铜钱,还要祭拜。
大意就是烧纸钱,上贡品,祈求列祖列宗以及各路神仙保佑房不塌、屋不陷,住在房屋里的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之类。
这活李氏擅长。
跟以前在京城祭祖差不多流程。
上大梁这一天,一家四口还吃了顿庆功饭。
好歹凑出了六菜一汤。
红烧狮子头、红烧肉、清炒油菜、冬菇炒肉、油焖大虾、清蒸鱼、鲜鱼汤。
有肉有鱼有菜,还有沈清棠之前打回来的坛子酒。
古法酿制的白酒,再烈也是低度酒。
怀着孕,沈清棠不能喝酒,想着等生了孩子,还能提纯些高度酒来卖。
这只是沈清棠的想法。
沈屿之还是被辣得呲牙咧嘴,“这酒真烈!”
李氏抿了一小口,道:“那是因为你在以前喝的都是好酒,还有美人作陪,当然不觉得酒烈。”
美人两个字被重重咬了下。
沈屿之心虚地打哈哈,“都过去的事,还提那作甚?现在的日子多有盼头。咱们不用考虑会不会得罪大哥,也不怕二哥克扣咱们吃穿用度。”
他抬手指着完成大半的房子,“连房子都是咱们一砖一瓦自己造的。真正属于咱们自己。
以前的就忘了吧!”
李氏目光在山谷里绕了一圈,没再揪着沈屿之的过往流连花丛的事算账。
以前的日子美则美,但,远不如现在踏实。
沈清棠目光落在沈清柯身上。
沈清柯低头吃饭,偶尔喝酒,脸上浮着浅浅的笑意,看不出半点不高兴。
家里布匹还有,但是棉花太少。
先不说被子是薄的,一人一套棉衣也不够换洗。
何况还没有铺的褥子。
沈清棠狠狠心,买了二十斤棉花,一千二百文。
看着沈清柯背上背着的大棉花包,沈清棠还是肉疼,“我辛辛苦苦捡三天山货还不够买二十斤棉花的。”
“够的。爹娘不是还拿着桑黄去卖了吗?”
沈屿之夫妇到衙门还完东西后负责去把沈清棠采回来的桑黄卖到药铺。
沈清棠:“……”
她只是在形容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而已。
沈清柯只是故意逗她,“你不刚说了吗?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
“也太好花了点儿。”沈清棠叹息。
怪不得世人总说,屎难吃,钱难挣。
心疼归心疼,需要买的东西也不能含糊。
买了生活用品还得买食材。
称了三斤猪肉六十文。
买了四斤猪板油。
两样花费一百文。
还买了一斗绿豆,一斗黄豆。
花费七十文。
又买了二十个鸡蛋。
这次不是为了吃,沈清棠买的是五文钱一个的大鸡蛋。
她对着阳光,一个个的挑母鸡蛋。
鸡蛋分公母,母鸡蛋是指能孵小鸡的鸡蛋。
对着阳光看,母鸡蛋里能看见一个小黑点。
摊主见沈清棠这么挑鸡蛋,忍不住开口:“姑娘你是在挑母鸡蛋吧?大冬天的孵不出小鸡的。”
“家里小孩不相信,非要试试。”沈清棠张嘴说瞎话。
摊主本想问“你这么年轻就当娘了?”瞥见沈清棠的大肚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沈清柯侧移一步,挡住卖家的视线。
沈清棠其实不在意,不过兄长愿意保护她,也不能拂了心意。
很快挑好鸡蛋付了钱。
大约知道自己刚才的视线冒昧,卖家把提篮也送给了沈清棠。
走到无人处,沈清棠数了下手里的钱。
两个人今天一共赚了五千一百七十四文钱,现在手里还剩两千七百零四文。
看着不少,可是能采摘的山货已经很少。
得把做生意的事提上日程。
只是,士农工商,让他们从士到农已经够难接受,再跨越两个阶级直接进入商。
怕家里人不愿意。
沈清棠试探:“二哥,现在有了本钱,咱们做点小生意吧?”
“你想做什么?”
“肥皂。”
众所周知,穿越致富三件套、下水、肥皂和玻璃。
大乾朝的人早就吃猪下水也吃猪油,没有太大盈利空间。
肥皂和玻璃可以弄一下。
肥皂就是化工版澡豆。
两者原材料差不多。
只是澡豆比较贵,只有达官贵人用的起。
可在北川,平民百姓才是多数人。
沈清棠上次来集市上,就在澡豆摊子旁观察过很久。
买澡豆的人并不多。
肥皂的原材料需要猪油和氢氧化钾还有草木灰。
猪油他们已经买好,回去就能做。
沈清柯问:“肥皂是什么?”
“就是廉价版的澡豆。”
沈清柯点头,“你会做当然没问题。”
“你不觉得当商贩丢人?”
沈清柯反问:“难道咱们不是刚刚当完商贩?”
一个卖山货,一个卖鱼。
沈清棠摇头,“不一样。现在卖山货卖鱼都只是为了应急。我说的做生意是要一直经商。”
沈清柯平时总是念叨,等房子盖好了就去读书或者去打工。
沈屿之则说要跟李氏在山谷里种地。
他们能接受现在经商不代表一直经商。
沈清柯想了想,“经商也没什么不好。以前是有点看不起农人也看不起商人。
但是现在知道,不管种地还是经商都是凭本事吃饭,不比朝中那些指点江山的大臣们差!”
沈清棠立马认错:“父亲大人说的对!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赚二两银子!”
***
从内城到东外城再赶回西外城,差一点赶不上出城。
城门每天傍晚关上,第二天早晨打开。
忙活了一天,连顿中午饭都没吃,一家四口都饿的够呛。
回到温泉旁,先点燃火做饭。
新买来的铁锅需要开锅,正好顺道把猪板油熬出来。
炼猪油这事也得沈清棠来,因为其他人不会。
他们或许吃过,但绝对不知道猪油怎么来的。
沈清棠熬猪油其他人也没闲着。
沈清柯负责把温泉边上野生的茴香割下来顺便清洗干净。
因为沈清棠说要包茴香水饺。
茴香有股特殊的味道。
沈清柯皱眉:“这个真能包饺子吗?”
事实上他更想问茴香能吃吗?不会有毒吧?
沈清棠哪里不知道二哥想什么,点点头,“奶娘说很好吃呢!就是茴香比较喜欢重油,油少了不怎么好吃。”
所以之前几天她才没打茴香的主意。
现在有猪油,当然要吃一顿好的。
沈屿之爬到山洞里,找了个通风的地方,把猪肉挂起来。
天寒地冻,猪肉一时半会儿坏不了,就怕招来动物撕咬。
李氏则忙着收拾规整今天在县城买回来的东西。
熬制猪油,要先把白.花.花的猪板油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
新买来的铁锅架在火上烧热,等锅变色后,拿一块猪油在锅里擦拭一遍,等到温度低下来,再烧再擦。
几次下来,新买来的铁锅就变得油润光亮。
炒菜不糊不沾锅。
这个过程就是开锅。
沈清柯洗好茴香就开始搭临时灶台。
土砖还没干,只能先拿几块临时用用,
搭成个三角形的低架。
沈清棠把开好的铁锅架在临时搭建的灶上,先往锅里倒一点儿水,再把切好的猪板油放进去煮。
刚开始水是浑浊的,烧开时会有很大的热气,但是过一会儿热气就会消失。
浑浊的水逐渐变得清澈油亮。
这时候的水其实已经是猪油。
加水熬制就是为了防止加温时锅里或者板油上有水四溅烫到人。
接下来就是小火熬制。
慢慢地,白.花.花的板油块就会“融化”。
看见猪板油变成金黄的油渣,就证明猪油炼到位。
一勺勺舀进之前充当锅的瓦罐里。
等放凉了就是凝固的白色油脂。
熬制猪油不属于穿越必备技能。
沈清棠做短视频和笔记那会儿搜索过,三千年前的古人就开始吃猪油。
而大乾朝撑死是两千年前的古代。
猪下水的路怕是在大乾朝走不通。
剩余一部分底油和油渣留在锅里。
等茴香切好放进锅里搅拌下就直接能包饺子。
沈清棠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他们忘记买菜刀。
于是只能用新买的斧头,洗干净后把茴香剁碎。
沈清柯剁馅,沈清棠负责和面。
粗加工的面粉没什么筋力,一斤面六两水就够软。
等沈清棠把面揉好,沈屿之夫妇也从山洞里爬了下来。
筷子照例是树枝充当。
擀面杖是用两指粗细的树枝截了一段,剥干净皮。
沈清棠先给沈清柯和沈屿之示范了下怎么擀饺子包.皮。
接着又给李氏演示了一遍怎么把馅包进饺子皮捏成饺子。
沈清柯年轻,学习能力强,虽然擀的不是椭圆形就是正方形,厚薄也不均匀,但是姿势正确,进步很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