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唐爸爸端着碗,猛的打了一个饱嗝,好久都没喝到这么好喝的鱼汤了。
海鱼就是比不了这个味儿,熬汤总是有那股淡淡的海盐味道,感觉像喝海水似的。
“吃饼干不?”
唐妈妈手里拿着几块饼干嚼着,把剩下的全递到唐爸爸跟前。
唐爸爸喜欢吃饼干这种脆嘣蹦的玩意儿,家里有娃娃,总是少不了这些零嘴,每次饼干都是被唐爸爸吃完的,倒是唐棠不怎么喜欢吃这些东西,反而是水果吃的多一点,只不过这年头水果可是金贵物,少的很。
也就老大在队里福利待遇好能分点,每次都急吼吼的往家里寄,所以唐棠才能吃到精贵物。
唐爸爸拿起一块就往嘴巴里塞,“唔,供销社里的饼子啥时候换了呀,这味道真不错,下次家里多买点。”
唐妈妈没好气的瞪眼,“买啥买?四五块钱的饼干,咋的你还想长吃啊?这是汤包从家里拿过来说是给你儿子道歉的,这嘴真挑。”
唐爸爸砸吧砸吧嘴,“咱家又不是吃不起,不过你还别说,老汤家的确实挺宠孩子的,这么贵的饼干,我都舍不得,他倒是舍得让家里娃娃拿出来给咱家唐棠吃,人家晓得这个理,我们也不能差了,回头你往老汤家送些老大寄回的梨子。”
“行!等会儿我就送过去。”唐妈妈点头,“老汤家真是会教孩子,你是不晓得,汤包一大早带着汤圆来咱家道歉,唐棠性子倔,硬是答应了,要是我家女娃娃被别人打了,我肯定要找场子的,汤家却能来道歉,你瞧瞧,这是什么人家?”
“还能是什么家,人家明理呗,往后和汤家多走走,我瞧是个可深交的,就看这教的娃娃,就是个不错的。”唐爸爸琢磨。
“那行,那我就不管咱唐棠和汤家娃娃玩了。”唐妈妈脸上高兴。
自从他们家搬过来,这么久了,自家儿子都没有交到一个玩伴,天天呆在屋里,做妈的心里难受的很。
不是邻里邻居不好,是这年景大家都不敢深交,连娃娃都长了心眼。
唐妈妈收拾了碗,挑了几个大梨子挎着篮子,关了门就去瞧胳膊的门。
“谁啊?来啦~来啦~”
汤妈妈急吼吼的擦着手跑来开门,“哎呦,唐棠妈,你咋来了?咋啦是不是汤圆又惹事儿了?”
“没有,没有,他们玩的好着呢,这是我家老大寄来的几个梨,拿回去给娃娃吃的。”
汤妈妈只愣了一下,连忙拒绝,“不用,不用,这金贵的水果,有钱都买不到,你赶紧拿回去给唐棠吃。”
唐妈妈脸上笑成花,“我家还有,这就是专门拿来给汤包吃的,我可稀罕你家闺女了,长得可真讨人喜欢,对了,跟你说一声 今儿中午你家娃娃是在我家吃的饱饱的带着唐棠出去玩的,中午要是没回来吃,或者回来晚了,你可不要揍娃娃呀。”
汤妈妈脸上一红,“哎呦,这俩贪吃的娃,那这梨我家就不能再要了,你拿回去。”
说着就把篮子往唐妈妈怀里塞。
唐妈妈无奈,“这梨我家不花钱,没有今天汤包送来的饼干金贵,你是没瞧见,那可是老金贵的吃食了,你要是不收,以后我都不敢上你家门儿来了,邻里邻居的送点礼咋滴了?拿回去吧。”
汤妈妈被说的一愣一愣的,最后只能收了。
她家啥时候买了饼干,她咋不知道,之前在供销社买了一回,家里的娃娃都不喜欢吃,后来就再也没买过了。
还不等汤妈妈琢磨,唐妈妈就走。
汤妈妈连忙喊住,“唐棠妈,你先等一下,我回屋把篮子腾出来你拿家去。”
唐妈妈笑着点头,“行,我等等。”
中午休息回家的,这个点都要上工出门了,有的一出来,就看见唐棠妈站在老汤家门口,心里纳闷儿。
昨儿两个娃娃打了架,今儿两家就和好了?
邻里邻居的,走过来随便打招呼,都赶着上工,也没闲聊。
汤妈妈往篮子里装了些腌制的虾干,虽然比不上梨,但要是不放,她脸上发臊,平白占人便宜似的。
“唐棠妈,你下午还上工不?”
“上,唐棠出去玩了,在家没事,去场里捡捡鱼。”
唐妈妈感觉到篮子里的重量,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些。
村里面的渔场,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渔船运回新鲜的海货。
在船上卸货大多都是力气大的男人们,他们一筐一筐的往下搬,女人们总是手脚勤快的在后面把品相不同的海货,分大小,分价格,扔进筐子,然后编好标签一栏一栏的。
天气好,要是渔船进了深海,倒是能捞上不少的好东西,偶尔也能抓到大家伙,像鳗鱼啦,大只的八爪鱼(章鱼)啦,还有赤嘴鳘、黄花鱼,野生的银鲳鱼等比较珍贵点的鱼类。
当然除了一些珍贵的,便宜的也不少,比如海带,螺丝,海虾,海蟹这种在沙滩上都能随手捡到,就是便宜货了。
汤包每天混迹在沙滩上,主要就是挖蛤蜊,偶尔瞧见被浪头打上来的海带,活蹦乱跳的鱼虾蟹,就捡回去,要是吃的完,就当晚消灭,要是吃不完,隔天就晒干。
渔场有时候外销国营吃不下,他们这些做工的也能拿点钱买些价格低的鱼虾蟹回去,太阳一晒,就能吃好久。
一方面国家不主张浪费,另外一方面实在是每天捞的这些不值钱的鱼虾蟹太多了,扔了实在是可惜,往海里倒,这些捞上来的还活着的鱼虾蟹会死一半。
像汤家,唐家这样夫妻俩都在渔场干活的,每天都是能捞上不少的好货,虽然都是淘汰的残次品,但是晒一晒晒成干,攒在一起,拿到镇上大集市,小集市倒是能换不少钱。
这几年政策放的松,汤家倒是能赚个温饱的钱。
毕竟再过些年,他家两个娃娃都要上镇上的小学,镇上一个孩子学杂费,学费,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一年都要九、十块钱呢。
他们家有两个娃,加起来差不多就是十几块,这抵得上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汤爸爸在鱼场里做工,两个夫妻加起来一年也就赚个十几块钱,所以,这晒干的海货就很重要了。
唐家不一样,有个在部队里拿工资的儿子,倒是这个方面还是能够供得起唐棠的,只不过家里面还是会有些吃紧,也需要晒一些海货,拿出去换钱,换多换少,这就看唐妈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