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郝建杜晓兰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之医路仕途:郝建杜晓兰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云影浅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门外站着的是村里的会计,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王、王大山,他突然晕倒了!”郝建一听,也顾不上多想,立刻跟着会计赶往王大山家。一路上,会计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事情的经过。原来,王大山今天下午去邻村出诊,回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晚饭也没吃几口,刚躺下就晕了过去。郝建和杜晓兰赶到王大山家时,他家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气氛十分紧张。郝建赶紧上前查看王大山的病情,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情况不容乐观。经过一番紧急救治,王大山终于苏醒过来,但他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差,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郝建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王大山却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实情。就在这时,郝建家的门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屋内的沉闷气氛。郝建心中疑惑,这个时候会是谁呢?他...
《重生之医路仕途:郝建杜晓兰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门外站着的是村里的会计,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王、王大山,他突然晕倒了!”郝建一听,也顾不上多想,立刻跟着会计赶往王大山家。
一路上,会计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事情的经过。原来,王大山今天下午去邻村出诊,回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晚饭也没吃几口,刚躺下就晕了过去。
郝建和杜晓兰赶到王大山家时,他家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气氛十分紧张。郝建赶紧上前查看王大山的病情,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情况不容乐观。
经过一番紧急救治,王大山终于苏醒过来,但他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差,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郝建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王大山却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实情。
就在这时,郝建家的门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屋内的沉闷气氛。郝建心中疑惑,这个时候会是谁呢?他起身去开门,只见一个邮递员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封信。
“郝建医生,您的挂号信,请签收。”
郝建接过信,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他回到房间,关上门,拆开信封,信纸上只有一行字:
“我知道你所有的秘密,赵天明。”
郝建顿时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心头。赵天明,这个名字如同一个噩梦,将他拉回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郝建紧紧捏着信纸,指节泛白。赵天明,这个名字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当年,正是因为赵天明的陷害,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不得不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如今,赵天明再次出现,还声称掌握了他的秘密,这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与此同时,刘老师也遇到了一件怪事。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村委会找老朋友下棋,走到门口却发现地上放着一个信封。他好奇地捡起来,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信纸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后果自负!”
刘老师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宝刀未老,他一眼就看出这封信是有人故意为之。结合最近村里发生的一系列怪事,他隐隐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难道是有人想对郝建不利?”刘老师心中一凛,决定去找郝建商量对策。
郝建听完刘老师的讲述,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赵天明的目标可能不仅仅是自己,还包括他在乎的人。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他必须主动出击。
“刘老师,您放心,我会查清楚这件事的。”郝建眼中闪过一丝坚毅,“赵天明的事情,我会给他一个交代。”
郝建连夜翻阅着当年留下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到关于赵天明的蛛丝马迹。终于,他在一份旧报纸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条不起眼的新闻:赵天明,原某部队军医,因违反纪律被开除军籍……
“部队军医?”郝建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猜测涌上心头。他记得,当年陷害他的人中,就有一个是来自部队的军医!
难道说,赵天明和当年陷害他的人有关联?郝建越想越觉得可能性极大,他决定继续深挖下去,一定要查清真相!
杜晓兰这几天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往日里活泼热情的学生们,似乎有意无意地疏远了她,课堂上也不再积极发言,只是用一种怪异的眼神打量着她。下课后,几个女生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在她经过时又迅速散开,仿佛在躲避瘟疫一般。
起初,杜晓兰只当是自己多心了。可这样的情况接二连三地发生,让她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难道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学生们对她有什么意见?
带着满腹的疑惑,杜晓兰在下班后找到了校长,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校长听完后,眉头微蹙,沉吟片刻,说道:“晓兰啊,你别多想,学生们可能是学习压力大,情绪不太稳定。这样吧,我回头找他们谈谈,了解一下情况。”
然而,校长的话并没有打消杜晓兰心中的疑虑。她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与此同时,郝建的调查也陷入了僵局。他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赵天明的消息,却发现这个人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线索。当年与赵天明有过接触的人,要么闭口不谈,要么表示早已失去了联系。
郝建意识到,赵天明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提前做好了准备,抹去了自己所有的痕迹。但这反而更加坚定了郝建查明真相的决心,他绝不允许这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威胁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赵天明,你究竟想干什么?”郝建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管你躲到哪里,我都会找到你,揭开你的真面目!”
这天,王大山急匆匆地来到郝建家,满头大汗,神色慌张。“建子,不好了,村里的卫生室被人给砸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好多医疗器械都被破坏了,药品也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郝建闻言,心中一惊,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什么时候的事?知道是谁干的吗?”
王大山摇了摇头,愤愤地说:“昨晚的事,今天早上才发现。村里人都说,肯定是那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干的,可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郝建安抚了一下王大山的情绪,决定亲自去卫生室看看。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刘老师迎面走来,他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受到了惊吓。
“刘老师,您怎么了?”郝建赶紧上前搀扶。
刘老师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我……我刚才差点被车撞了,一辆卡车突然冲过来,还好我躲得快……”
郝建心头一紧,联想到王大山刚才的话,他隐隐感觉到,这两件事恐怕并非偶然。难道是赵天明在背后搞鬼?可是,他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报复自己吗?
郝建安顿了刘老师后,立刻赶往卫生室。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景象,他心中怒火中烧。医疗设备被砸坏,药品被毁,这不仅仅是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这将直接影响到村民们的健康。
“赵天明,你到底想干什么?”郝建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意识到,赵天明的目标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整个村庄的安宁。可是,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郝建脑海中闪过,难道……
晴天霹雳的消息是,郝建的回城申请被驳回了。理由是他“历史不清白,思想品德不端正”。这对郝建来说简直是无稽之谈,他自从来到小山村后,一心扑在工作和学习上,从没做过任何违反纪律的事。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有人为郝建抱不平,也有人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郝建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赵强在背后搞鬼。赵强一直嫉妒郝建的才华,更妒忌他得到杜晓兰的青睐,这次回城选拔,他便利用自己在县革委会的关系,捏造事实,恶意中伤郝建。
杜晓兰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她找到郝建,安慰他说:“建哥,你别灰心,我相信你是清白的,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找出证据,揭穿赵强的真面目!”
郝建强忍着心中的悲愤,点了点头。他找到刘老师,向他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刘老师听完后,眉头紧锁,他拍了拍郝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郝建啊,我相信你的人品,这件事我会尽力帮你查清楚的,但是你也知道,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事情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希望像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郝建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
希望像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郝建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这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杜晓兰眼含泪光,坚定地说:“建哥,我相信你!”郝建看着眼前这个善良的姑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不能辜负她的一片真心。
几天后,刘老师来到郝建的宿舍,面色凝重地对他说:“郝建,我已经托人打听过了,你回城的事确实有人从中作梗,而且这个人你也认识,就是赵强。”
郝建并不感到意外,他早就猜到是赵强在背后搞鬼,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刘老师接着说:“我已经向上面反映了情况,但现在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时间调查取证,你也要沉住气,不要轻举妄动。”
郝建感激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刘老师已经尽力了。然而,赵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见郝建没有屈服,便开始变本加厉地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他到处散播谣言,说郝建偷窃公物、调戏妇女,甚至还编造了郝建在城里犯错误才被下放到农村的谎言。
一时间,知青点里流言四起,大家看郝建的眼神都变了,曾经那些与他称兄道弟的人也开始对他敬而远之。郝建仿佛被推到了悬崖边上,孤立无援,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绝望。
郝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凭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他的身影拉得格外孤寂。他看着桌上那本被翻得卷边的医书,心中五味杂陈。曾经,他把这些知识视为救命稻草,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现在,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否值得。
“难道我真的要一辈子待在这个小山村里吗?”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苦涩和迷茫。窗外,田野里传来阵阵蛙鸣,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无力和无助。
这时,轻轻的敲门声响起,杜晓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她看到郝建落寞的神情,心疼地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建哥,先吃点东西吧,你已经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了。”
郝建抬起头,看着杜晓兰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过面条,勉强地吃了几口,却食不知味。
杜晓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他对面,陪着他一起沉默。她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苍白的,郝建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听者,一个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的人。
许久,郝建放下碗筷,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晓兰,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却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杜晓兰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建哥,你不要这样说,你已经很优秀了。你救了那么多人,大家心里都记着你的好。至于回城的事,我相信总会有办法的,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郝建干涸的心田。他看着眼前这个善良的姑娘,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是啊,他还有晓兰,还有那么多关心他的人,他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
杜晓兰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郝建心头的一部分阴霾。他暗下决心,不能被眼前的困境打倒,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命运。
深夜,知青点陷入一片寂静,只有郝建的房间还亮着微弱的煤油灯。他翻阅着医书,心中涌动着一个念头:与其苦苦挣扎于回城的名额之争,不如利用自己的医术,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
第二天,郝建开始主动为村里的病人诊治。他医术高超,且收费低廉,有时甚至免费治疗,很快便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爱戴。然而,郝建的举动却触动了赵强的利益。看着郝建在村里的声望日渐高涨,赵强心中妒火熊熊燃烧。
“绝不能让他就这样骑到我头上!”赵强暗自咬牙切齿。他找到村里的几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偷偷潜入郝建的房间,将他辛苦收集的草药倒入粪坑,并将他仅有的几件医疗器械损毁殆尽。
这天,郝建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诊,却发现自己的医药箱被人动过,里面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他心头一紧,连忙检查自己的医疗器械,却发现听诊器被人为破坏,已经无法使用。
“是谁干的?”郝建怒火中烧,脑海中浮现出赵强那张阴险的嘴脸。他猛然想起,前几天赵强曾阴阳怪气地警告过自己,不要在村里“招摇撞骗”。
联想到近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郝建几乎可以断定,这一切都是赵强在背后搞鬼。然而,苦于没有证据,他无法当面揭穿赵强的真面目。更糟糕的是,由于赵强散播的谣言,村里已经有人开始怀疑郝建的医术,他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就在郝建一筹莫展之际,他无意间在村口听到了两个村民的对话,其中一人正是那天被赵强指使破坏医疗设备的混混。他心中一动,难道……?
“晓兰,你放心,爸一定会为你们讨回公道!”杜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一时间,一股无形的力量开始运作,来自上级的批示,来自社会各界的声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为郝建和杜晓兰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专案组的调查也因此得以顺利进行,他们顺藤摸瓜,很快锁定了神秘人的真实身份。
“没想到,他竟然是个电脑高手!”审讯室里,专案组组长看着眼前这个戴着厚厚眼镜,身材瘦弱的年轻人,难以置信地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是谁指使你的?”
年轻人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低下了头,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原来,他名叫王强,是一名自由职业的黑客,因为技术高超,被一个神秘的利益集团雇佣,专门负责在网络上散播谣言,诋毁郝建和杜晓兰,阻挠他们的医疗教育项目。
“他们给了你什么好处?值得你冒这么大的风险?”
王强苦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放在桌上,“这里面有他们所有的犯罪证据,包括交易记录、项目资料等等,只要我把这些公布出去,他们就完了。”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收手?”
王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们威胁我,如果我敢背叛他们,我的家人就会有危险……”
随着王强的落网,这起精心策划的阴谋也终于被彻底粉碎。郝建和杜晓兰的医疗教育项目得以全面恢复,村民们也逐渐了解了真相,纷纷对他们表示支持和感谢。然而,郝建和杜晓兰心里都清楚,这仅仅只是个开始,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利益集团,真的会就此罢休?
专案组很快证实了王强U盘里的内容,证据确凿,这帮躲在暗处的家伙再也无法逍遥法外。压在郝建和杜晓兰心头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两人相视一笑,准备着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天,阳光明媚,空气中都弥漫着喜悦的气息。李卫国和王大山早早来到郝建的住所,手里还提着从镇上买来的好酒好菜,张翠花也特意做了几道拿手菜,要为郝建和杜晓兰好好庆祝一番。
“郝建,晓兰,这回你们可是为咱们村办了件大好事啊!这帮挨千刀的,总算是得到应有的惩罚了!”李卫国一边招呼大家入座,一边激动地说道。
“是啊,多亏了你们,不然咱们村的医疗教育项目还不知道要被耽误多久呢!”王大山也跟着附和道。
就在大家谈笑风生,准备举杯庆祝的时候,一个西装革履,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却突然出现在门口,他面带微笑,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皮箱,径直走到郝建和杜晓兰面前。
“郝医生,杜老师,久仰大名,我是代表集团公司来处理这件事的。”男人微微欠身,语气谦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董事长很重视这次事件,特意让我来表达歉意,并提出一个和解方案。”
郝建和杜晓兰对视一眼,心中顿时升起一丝警惕,他们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男人将皮箱放在桌上,轻轻打开,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钞票。“一点心意,不成敬意。”他微笑着说,“只要两位不再追究此事,这些都是你们的,还可以追加。我们董事长说了,年轻人要以和为贵,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她咬了咬嘴唇,走到郝建身边,低着头,小声说:“建哥,我也能帮上什么忙吗?”
郝建一愣,随即笑着说:“当然可以啊,翠花,你愿意帮忙,我们都很高兴。”
杜晓兰也走过来,握住张翠花的手,亲切地说:“翠花,你的针线活做得那么好,以后可以教村里的姑娘们,这也是为咱们村做贡献呢。”
张翠花的脸红了红,点点头,没有说话,但心里却像吃了蜜一样甜。
篝火晚会结束后,郝建和杜晓兰回到知青点,连夜开始制定计划。他们找来纸笔,借着昏黄的煤油灯,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建哥,咱们先说说选址吧,学校和卫生院建在哪儿合适呢?”杜晓兰问道。
郝建指着桌上那张简陋的村庄地图,说道:“你看,村东头那片空地就不错,离村子近,交通也方便。”
“嗯,我也觉得那块地好,而且面积也够大。”杜晓兰赞同道,“可是,资金从哪儿来呢?建学校和卫生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郝建沉思片刻,说道:“资金的事,我们可以先向公社申请一部分,然后发动村民们捐款,再想办法联系一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
“嗯,也只能这样了。”杜晓兰点点头,“那人员呢?咱们村里可没有老师和医生啊。”
“这个好办,我们可以先请一些退休的老教师和老医生来帮忙,然后再慢慢培养村里的年轻人。”郝建胸有成竹地说。
就这样,他们一项一项地讨论着,直到深夜,才初步制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郝建和杜晓兰开始四处奔走。他们首先找到村长李卫国,向他详细阐述了计划的内容和意义。李卫国听完后,激动地拍着大腿说:“好!好!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啊!我举双手赞成!”
得到村长的支持后,郝建和杜晓兰又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向他们宣传建设学校和卫生院的好处,希望大家都能尽一份力。起初,一些村民还心存疑虑,担心钱捐了打了水漂。郝建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每一笔钱都会用到项目建设上,而且会公开账目,接受大家的监督。他还动情地说:“乡亲们,咱们都是农村出身,谁家没有个头疼脑热的?谁家孩子不想读书识字?现在有机会改变这一切,难道我们不应该抓住吗?”
郝建真诚的话语打动了村民们,大家纷纷解囊相助,你一百我五十,很快就筹集了一笔不小的资金。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郝建和杜晓兰还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几里山路,来到镇上的公社政府,向领导汇报他们的计划。
公社的王主任接待了他们。王主任听完郝建的介绍后,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们的计划是好的,但是建设学校和卫生院需要一大笔资金,公社财政也很紧张啊。”
郝建早有准备,他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项目计划书,递给王主任,说道:“王主任,您看看我们的计划,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村民们也自发捐款了,我们只需要公社再支持一部分资金,就能启动这个项目了。”
王主任接过计划书,仔细地翻阅起来。郝建则在一旁详细地讲解着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从选址到设计,从资金预算到人员安排,他都做了周密的考虑。王主任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显然对郝建的计划非常认可。
郝建和杜晓兰对视一眼,他们知道,反击的时刻到了。
省检察院的到来,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小山村的阴霾。王刚雷厉风行,带领着调查组走访村民,收集证据。张翠花提供的线索成了关键,她当日无意听到的“账本”成为了突破口。调查组顺藤摸瓜,在一个隐蔽的破庙里找到了利益集团残余势力藏匿的账本。
账本里记录着他们多年来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罪行,铁证如山。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利益集团残余势力成员一个接一个落网,曾经不可一世的他们,此刻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没了利益集团残余势力的阴影笼罩,村庄仿佛获得了新生,处处洋溢着轻松的气氛。村民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未来的发展,他们对郝建和杜晓兰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郝建和杜晓兰的医疗教育项目也因此获得了更多支持。村民们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医疗知识,改善卫生习惯。曾经冷清的村委会,如今变成了热闹的课堂,欢声笑语不断。
王大山的诊所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重新开张了。为了这一天,他特意穿上了那件洗得发白的白大褂,尽管有些旧,却被他浆洗得一尘不染,就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郝建,晓兰,真是多亏了你们啊!”王大山激动地握着郝建的手,眼眶有些湿润,“要不是你们,我这诊所怕是开不起来了,更别说为乡亲们继续服务了。”
“大山哥,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可是好兄弟,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郝建用力地拍了拍王大山的肩膀,“而且,我们还有更长远的目标呢!”
郝建将医疗教育项目与王大山的诊所合并的想法告诉了他,王大山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主意好!我这诊所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他兴奋地说,“咱们一起,让乡亲们都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阳光洒在诊所门口,也照亮了张翠花的脸庞。她今天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衣服,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早已不见了之前的阴霾。
“翠花,你今天真精神!”杜晓兰笑着拉住她的手,“以后你就和我们一起做医疗教育项目吧,你心灵手巧,一定能帮上大忙的。”
张翠花的鼻子一酸,眼圈又红了,但这次是喜悦的泪水。“晓兰姐,谢谢你,谢谢你相信我……”她哽咽着说,“我一定会努力的,为乡亲们做点实事,弥补我之前犯下的错……”
看着张翠花充满希望的眼神,杜晓兰温柔地笑了。她相信,经过这次风雨,张翠花会像一颗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清风徐徐吹过,带着阵阵稻香。村里的晒谷场上,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一起,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李卫国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手里拿着一个大喇叭,试了试音。
“乡亲们,今天咱们村真是双喜临门啊!”李卫国洪亮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晒谷场,“首先,我们要感谢郝建和杜晓兰同志,他们为了咱们村的医疗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郝建和杜晓兰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和感动。他们看到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那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
最新评论